(五)毛泽东的辩证唯物主义超前认识论

  毛泽东在投身于科学预测、预见活动的过程中,对科学预测、预见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局限性以及指导理论、基本原理、主要依据、基本程序等,都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建立了一套辩证唯物主义的超前认识论。他虽然没有写过预测学、未来学专著,但他的《实践论》、《矛盾论》和有关调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的专论等著述,已经从哲学高度论述了思维存在如何实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方法。这种方法,正是认识现实,预见未来的科学思维方法,既给预测、预见提供了认识路线的指导,又给预测、预见提供了辩证法则的指导。毛泽东思想方法论体系和毛泽东的常用思路,为预测、预见提供了更具体、更全面的科学思维方法指导。                     
   (1)科学预见是主观大体符合未来客观的认识
   按照毛泽东的观点,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预测、预见才有科学性,才能实现主观和未来客观的辩证统一。这样的科学预测、预见,才能在日后的实践中变为现实。他坚决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预测、预见,这种预测、预见,主观和未来客观相分裂,是错误认识。拿这种错误认识指导未来实践活动,必然导致失败的结局。“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84页)毛泽东的这句话,正是对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超前认识活动和超前认识论的特点的简明概括。
   毛泽东认为,科学预见是主观大体符合客观的认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实性。因此,对科学预见不能苛求,不能要求它洞察未来的一切:“马克思主义者不是算命先生,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只应该也只能说出个大的方向,不应该也不可能机械地规定时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06页)他在《论持久战》中谈论对抗日战争三个阶段的预测、预见时指出:“三个阶段的具体情况不能预断,但依目前条件来看,战争趋势中的某些大端是可以指出的。客观现实的行程将是异常丰富和曲折变化的,谁也不能造出一本中日战争的‘流年’来;然而给战争趋势描画一个轮廓,却为战略指导所必须。所以,尽管描画的东西不能尽合将来的事实,而将为事实所校正,但是为着坚定地有目的地进行持久战的战略指导起见,措画轮廓的事仍然是需要的。”(《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462页)
   这就是说,科学预测只能大体上测知现实对象今后发展变化的基本方向、进程及结局,不可能详尽全面地测知现实对象今后发展变化的一切细节。百分之百正确、完整的科学预见是不可能有的。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预见了社会主义社会。他们只能根据当时认识到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运动的规律,设想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轮廓,许多具体细节问题,还有待于未来社会主义实践者探索解决。
   由于科学预见与未来客体的统一只是大略的统一而不是全部细节的统一,由于存在这种局限性和不正确性,有些人便怀疑科学预见的真理性。这种怀疑是错误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正确的理论或科学预见,一经出现,便具备了真理性。科学预见是根据客观规律,通过严谨的逻辑推断、合理设想而产生的,因而它的真理性便是确凿无疑的。
   承认科学预见的真理性,就要自觉地运用科学预见指导实践。懂得了科学预见的不确定性、局限性,就要自觉地在实践中检验、修正和发展科学预见,逐步实现主观与未来客观的辩证统一。                      
   (2)认识事物的未来要以该事物的特殊规律为依据
   从事物预测、预见活动,在思维方法上要特别注意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看问题,从运动、变化和发展中考察事物,而不能用否认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形而上学观点考察事物。这是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固有 的属性。“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40页)所谓过程,是指单个事物发生、发展的灭亡的历史过程。无数这样的有限过程的集合体,构成了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事物(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军事、党务等等)总是作为过程而向前发展的。而任何一个过程,都是由矛盾着的两个侧面互相联系又互相斗争而得到发展的。”(《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843页)一切事物都处在历史、现状和未来的运动进程中。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运动总过程和发展变化进程中各个阶段的存在状况。超前认识是提前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未来阶段的存在状况的。如果不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看待事物,而是用形而上学观点看待事物,把事物看成静止的、固定不变的,那就违背了事物的固有属性,那就根本谈不上预测、预见事物今后的发展前景了。
   事物的未来是事物自身固有的规律引起的发展变化结局。若要事先将这种发展变化结局预测、预见出来,就必须先认识事物自身固有的规律。只有掌握了事物自身固有的规律,预测、预见才具备客观依据。这表明,论述正确认识事物规律性的理论,正是科学预测、预见必不可少的重要指导理论。
   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是论述正确认识宇宙间所有事物普遍规律性的理论,理所当然要充当科学预测、预见的基础指导理论。毛泽东精辟论述了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是一切事物的核心规律、基本规律、根本规律。他还用新陈代谢的新概念阐明宇宙间一切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不可抵抗的规律。依事物本身的性质和条件,经过不同的飞跃形式,一事物转化为他事物,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任何事物的内部都 有两个方面的矛盾,形成为一系列的曲折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新的方面由小变大,上升为支配的东西;旧的方面则由大变小,变成逐步归于灭亡的东西。而一当新的方面对于旧的方面取得支配地位的时候,旧事物的性质就变化为新事物的性质。”(《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323页)   
   毛泽东关于正确认识事物规律性的理论,其重点是关于在普遍规律指导下认识特殊规律的理论。他把毕生精力放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所提示的普遍规律为指南,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特殊规律,概括出新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上。他带头示范,并号召大家都 这么办:“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过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01页)   
   在事物普遍规律指导下,认识具体事物的特殊规律,根据特殊规律改造该事物,这是将理论和实践统一于实践,将一般和个别统一于个别的理论。这种揭示事物特殊规律的理论,是科学预测、预见最重要的指导理论。因为事物的特殊规律,决定事物未来的发展变化方向和结局。以事物的特殊规律为依据,才能正确地预测、预见事物的未来。毛泽东的科学预见之所以成为科学预见,原因就在于他能运用揭示事物特殊规律的理论,认识事物的特殊规律,作为预测、预见事物未来的依据。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他对中国革命战争战略道路的科学预见。
   马克思列宁主义论述了无产阶级武装夺取政权的普遍规律。法国的巴黎公社和俄国的十月革命等,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暴力革命先例。具体国家的无产阶级怎样武装夺取政权。不能都照搬城市武装起义的模式,而是要以普遍规律为指导,根据本国国情,探索武装夺取政权的特殊规律。然而,在一段时间里,中国共产党的一些决策者不懂得这个道理,曾简单化地套用普遍规律和先例模式,来指导中国革命战争。他们照着俄国十月革命以城市为中心,发动城市武装起义的样子,在中国也同样来一个以城市为中心,发动城市武装起义,或者全力进攻中心城市,先占城市后取乡村。结果,接连遭到失败。毛泽东和其他一些领导人吸取了这一失败的教训,决计以普遍规律为指导,根据中国实际探索中国式武装夺取政权的特殊规律。毛泽东说:“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原则是普遍地对的,不论在中国在外国,一概都是对的。”“但是在同一个原则下,就无产阶级政党在各种条件下执行这个原则的表现说来,则基于条件的不同而不一致。”(《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41页)  
   毛泽东在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识到,在中国的中心城市,敌人统治力量强大,共产党建立以工人为主的革命武装力量难以立足。广大农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共产党便于发展农民武装力量,建立众多的革命根据地,形成红色政权。显然,不是中心城市,而是广大农村,有着积蓄和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形成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的有利条件。这些,便是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人民武装夺取政权的特殊规律。毛泽东以此为依据,预见到了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由之路:以农村为中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这是按照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概括出来的新理论,制订出来的新战略。在这一新理论、新战略的指引下,革命战争逐步从农村扩展,终于推翻了蒋家王朝,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