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泽东进行科学预测、预见的思维方法

  战略是历时较长的全局性的实践活动谋略。战略运筹,指的是根据全局性的实践活动规律,预先制订战略方案和实施战略方案。科学预测、预见本是所有实践活动的前导,对战略实践活动来说,这种前导作用尤显突出。   
   要进行战略实践活动,必须预先制订战略方案,预先对将要进行的战略实践活动进行创造性的构想,超前反映。有了这种超前反映前导,其后的战略实践活动才能得以实现。   
   战略方案的产生,也要以科学预测、预见为前导。科学的战略预测、预见,对超前开阔视野,通观、扫描未来战略实践活动的全局、总体、运作全过程和各个战略阶段。能提供关于战略全局、总体轮廓的规划设计信息,提供由战略全局所统摄的战略目标、战略枢纽、战略局部、战略阶段、战略步骤、战略措施等诸种战略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规划设计信息。占有了所有这些未来情况的信息,才能从中引出战略全局规律,进而应用战略全局规律进行战略构思。换句话说,战略运筹者只有通过系统周密的战略调研,预测、预见,具备了战略头脑,战略眼光,也就是有了战略全局意识,才可能认识战略全局规律,并应用战略全局规律作出战略决策,制订出战略方案。   
   毛泽东在对中国革命进行战略运筹的过程中,正是通过艰辛的战略调研,科学的战略预测、预见,反复探究、展望未来,才获得了远见卓识,真正达到了胸怀中国革命战略全局意识。正由于有全局在胸,他主持制订战略决策时,才能着眼于革命事业发展的全过程,深谋远虑,用战略眼光看问题,而不是用孤立的局部性眼光看问题,就事论事。总能将当前任务与其后任务以至长远总任务衔接起来,走上一步为走下一步打基础,创造条件,每一上都含有战略意义,具有战略价值。   
   他一生从事的革命实践,全都是以科学预测、预见为前导的具有战略远见的革命实践。他在28岁上通过战略预测、预见,下定了“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决心,开始走上了战略征程。到了30年代,当革命力量处于低谷时,他预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继续英勇奋斗。此后一直打仗,打到第17个年头即1947年11月6日,他发出通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现在已是燎原的时候了。”(《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316页)到了人民解放军反攻和进攻取得了基本胜利的1949年9月21日,他宣告:“我们战胜了美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691页)然而在毛泽东的战略全局观念里,如此伟大的胜利并不意识着革命征途的终结:“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38页)这种闪烁着超前意识光华的语言,充分展示了无产阶级战略家所特有的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雄图大略。   
   毛泽东以战略预测、预见为前导进行军事战略运筹,尤为炉火纯青。   
   他作为以无胜有、以少胜多、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军事统帅,最擅长运用科学的军事战略预测、预见,掌握战争全局指导规律,有效地进行战略指导。他主创制订各种军事战略图样时,都要事先通过科学的战略预测、预见,通盘思考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从中找出其行动的规律。然后运用这些规律,从战争的客观物质基础和人的自觉的能动性两方面精心谋划,抓住枢纽,统筹全局,协调配合,形成指导战争全局的全盘方略。   
   正是科学的军事战略预测、预见这种超前认识的功力,使他能以惊人的战略头脑,在中外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复杂多变、规模浩大的人民战争中进行高超的战略构想。他主创制订的一个个战略决策,成了一个个充满军事辩证法的军事认识杰作。这些战略决策一经实施,便屡显神机妙算之效,克敌制胜之威,创造出了战争指导艺术的千古绝唱,战争业绩的千古奇观。   
   毛泽东的战略理论,要求各级军事指挥者都必须重视战略预测、预见,据此树立全局观念,提高战略决策的科学水平,提高战略谋划运筹能力。他说:   
   “学习战争全局的指导规律,是要用心去想一想才行的。因为这种全局性的东西,眼睛看不见,只能用心思去想一想才能懂得,不用心思去想,就不会懂得。”(《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77页) 他认为,有了“用心思去想一想”的战略预测、预见,树立了战略全局观念,才能正确处理战略全局与战役、战斗局部的辩证关系,作到局部服从全局。这样,打每一仗之前,都会自觉地对这一仗进行战略价值评估,权衡利弊,确定这局部一仗在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决定取舍或打法。树立了战略全局观念,才能正确处理战略全过程与战略阶段的辩证关系,使所打的每一仗都具有连贯性,前后递进衔接,体现出总的战略意图:“在打第一仗之先,必须想到第二、第三、第四以至最后一仗大体上如何打法,我挨次的一仗胜了,敌军全局将起如何变化,假若败了,又将起如何变化。虽结果不见得乃至决不会尽如期,然而必须依据双方全局,仔细地切实地想明白。没有全局在胸,是不会真的投下一着好棋子。”(《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21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