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十六、奠基西北(2)

  会后,毛泽东连续出席五月十五、十七、十九、二十、二十
二、二十三、二十八日的七次政治局常委会议,逐项落实中央政
治局扩大会议提出的任务。

  在这些任务中,最紧迫的是西征甘肃的军事行动。五月十八
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下达西征战役命令,决定以红一方
面军主力一万三千多人组成西方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
治委员,向陕、甘、宁边界地区发动进攻;其余部队留在南线、
东线牵制国民党的军队,以掩护红军主力西征和保卫陕甘根据地

  彭德怀西方野战军从五月十九日起出发西征。因为这一地区
是回民聚居的地区,毛泽东在二十五日发布了《中华苏维埃中央
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提出:“主张回民自己的事情,完全
由回民自己解决”;“担保回民信仰的绝对自由”;“愿意武装
回民,成立独立的回民抗日军”;“取消军阀官僚民团的一切苛
捐杂税,改善回民的生活。”[21]西方野战军接连取胜,相继占
领了陕甘宁三省边界的大片地区。在作战中,红军根据中共中央
《关于东北军工作的指导原则》,着重打击马鸿逵、马鸿宾部和
地方民团;原则上避免同东北军作战,同东北军骑兵第六师达成
互不侵犯协议,但对接受蒋介石命令向红军进犯的何柱国骑兵师
准备适当还击。毛泽东致电彭德怀说:“对西征以来的整个指挥
,我都是同意的。”“对何柱国指挥‘进剿'之东北军,宜决定
消灭其一部,这样做不会妨碍大局,反有利于大局。”[22]西方
野战军在作战中俘获了何柱国骑兵师部分官兵,在经过“停止内
战,一致抗日”的教育后,全部释放,马匹和武器也一并归还。
这样又促进了红军和东北军合作关系的发展。

  西方野战军的作战到八月一日结束,进行休整。这次战役,
历时两个半月,共消灭敌人、俘敌旅长以下二千余人枪,战马五
百余匹;开辟了横宽二百多公里的新区,使陕甘根据地发展成陕
甘宁根据地;扩大了红军,组建了两个骑兵团,发展了地方武装
;征集了大批资财。这为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打好了基础。

  正当西征战役正在进行的时候,一位外国朋友、美国著名记
者埃德加·斯诺在七月初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进行实地采访。他到了中共中央所在地保安以后,见到了毛泽东
。斯诺不久后这样记下他最初见到毛泽东时的印象:

  “在我看来,毛泽东是一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复杂的人。他有
着中国农民的质朴纯真的性格,颇有幽默感,喜欢憨笑。甚至在
说到自己的时候和苏维埃的缺点的时候他也笑得厉害——但是这
种孩子气的笑,丝毫也不会动摇他内心对他目标的信念。他说话
平易,生活简朴,有些人可能以为他有点粗俗。然而他把天真质
朴的奇怪品质同锐利的机智和老练的世故结合了起来。“我想我
第一次的印象——主要是天生精明这一点——大概是不错的。然
而毛泽东还是一个精通中国旧学的有成就的学者,他博览群书,
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力异
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个人习惯和外表落拓不羁,
但是对于工作却事无巨细都一丝不苟,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
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他是中
国现有的最有才干的战略家,这是令人很感到兴趣的事。”

  “毛泽东的生活和红军一般战士没有什么两样。做了十年红
军领袖,千百次的没收了地主、官僚和税史的财产,他所有的财
物却依然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服——包括两套布制服。”“
我第二次看见他是傍晚的时候,毛泽东光着头在街上走,一边和
两个年轻的农民谈着话,一边认真地在做手势。我起先认不出是
他,后来等到别人指出才知道。南京虽然悬赏二十五万元要他的
首级,可是他却毫不介意地和旁的行人一起在走。”“毛泽东在
我的印象中是一个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我记得有一二次当他讲
到已死的同志或回忆到少年时代湖南由于饥荒引起的大米暴动中
发生死人事件的时候,他的眼睛是润湿的。”“他似乎一点也没
有自大狂的征象,但个人自尊心极强,他的态度使人感到他有着
一种在必要时候当机立断的魄力。我从来没有看见他生过气,不
过我听到别人说,他有几次曾经大发脾气,使人害怕。在那种时
候,据说他嬉笑怒骂的本领是极其杰出和无法招架的。”[23]

  毛泽东曾经多次同斯诺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向他说明中国
共产党和中华苏维埃政府的内外政策。

  关于对外政策,毛泽东说:今天中国人民的根本问题是抵抗
日本帝国主义。它不仅是中国人民的敌人,而且是全世界所有爱
好和平的人民的敌人。当中国真正获得了独立时,外国正当贸易
利益就可以享有比以前更多的机会。苏维埃政府是欢迎外国投资
的。

  关于抗日战争的前途和战略方针,毛泽东说:日本必败,中
国必胜。中国当前的任务是收复全部失地,不仅仅是保卫长城以
南的主权,东三省是必须收复的。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
的战场上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
这样大规模的运动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
事的阵地战。阵地战虽也必需,但是属于辅助性质的第二种方针

  毛泽东着重谈判:面对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新形势,中国共
产党的国内政策正在相应地作出重大变动。他说:在整个中国正
面临着要变为日本奴隶的迫切关头,为着把一切爱国分子组成一
个抗日的民族阵线,我们的政策在许多方面已经改变了。富农的
土地是不没收的,小地主的财产不被没收,被没收的地主也给他
们一份土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战争,不能只限于任何一个阶
级的参加,现在一些资本家、银行家,甚至许多地主和许多国民
党军队中的军官们,已经表示了他们为民族解放而战的志愿,我
们不能拒绝他们。甚至蒋介石,如果他一旦决定参加反日的抗战
,我们也会欢迎他参加。

  针对有些人恶意地把中国共产党说成是莫斯科在华代理人的
攻击,毛泽东义正词严地说:共产国际不是一种行政组织,除起
顾问作用之外,并无任何政治权力。虽然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
的一员,但决不能说苏维埃中国是受莫斯科或共产国际统治。中
国共产党仅仅是中国的一个政党,在它的胜利中,它必须是全民
族的代言人,它决不能代表俄国人说话,也不能替第三国际来统
治,它只能为中国群众的利益说话。

  当斯诺在苏区进行了两个多月考察后,九月下旬,毛泽东又
同他谈了联合战线问题。在解释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为什么要
改变时,毛泽东说:第一是日本的严重侵略,如果不同国民党合
作,我们对日抗战的力量是不够的;第二,中国民众和许多爱国
的官员都渴望国共两党为抗日救国而重新合作;第三,国民党内
的许多爱国分子也赞成同共产党重新联合。为了实现这一联合,
一定要建立一个民主共和政治制度和国防民主政府。这个政府的
主要任务是:(一)抵抗外敌侵略;(二)给予民众以民主权利
;(三)发展国民经济。我们反对帝国主义,但并不反对现在在
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应斯诺的再三请求,毛泽东还向他详细谈了自己从童年到长
征的经历。这在毛泽东一生中,是仅有的一次。

  斯诺在十月底秘密回到北平,把他在苏区采访获得的丰富材
料写成书寄到英国,在伦敦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并且
很快被译成十多种文字,第一次向全世界公正而翔实地介绍了中
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真实情况,产生了相
当轰动的效果。以后,也被译成中文,用《西行漫记》的书名出
版,在中国国内产生广泛的影响,使众多的人们了解了中国共产
党和红军的真相。

  红一方面军的西征胜利,为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红军
三大主力会师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在陕北站住脚跟并胜利展开的时
候,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其他领导人一直十分关心被张国焘强令南
下的那部分红军的命运,争取他们早日重新北上。一九三五年十
二月二日,毛泽东和彭德怀致电向他们通报直罗镇大捷的情况,
并告诉他们:“在中央正确领导下,粉碎了三次‘围剿',正在
猛烈扩大红军,猛烈发展苏区,准备迎接战斗的胜利。”[24]一
九三六年元旦,毛泽东在复电朱德时又通报说:“国际除派林育
英同志来外,又有阎红彦同志续来。”“政治局在国际指示之下
,有新策略决定”,“其主要口号为民族统一战线,苏维埃人民
共和国,国防政府,抗日联军,土地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结合,国
内战争与民族战争相结合。”[25]但张国焘却一意孤行,在分裂
党和红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理番县卓木碉另立党的第二“中
央”,狂妄地宣称:“此间用中央、中共中央、中央政府、中央
军委、总司令部等名义对外发表文件,并和你们发生关系”,“
你们应称北方局,陕北政府和北路军”,“一、四方面军名义应
取消”。

  鉴于张国焘的反党分裂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央关
于张国焘同志成立第二“中央”的决定》,指出:“张国焘同志
这种成立第二党的倾向,无异于自绝于党,自绝于中国革命。党
中央除去电命令张国焘同志立刻取消他的一切‘中央'、放弃一
切反党的倾向外,特决定在中央委员会内公布一九三五年九月十
二日中央政治局俄界决定。”[26]同时,毛泽东、张闻天、周恩
来还商请刚从共产国际回来的中共代表团成员张浩(即林育英)
做张国焘的工作。张浩在二十四日致电张国焘等,传达共产国际
指示:“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于中国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并认为中
国党在共产国际队伍中除联共外是属于第一位,中国革命已成为
世界革命伟大因素,中国红军在世界上有很高地位,中央红军的
万里长征是胜利了。”他建议张国焘取消伪中央,“可即成立西
南局直属代表团”于张焘和中央之间的则争论,“可提交国际解
决”。[27]张浩的电报在南下的红军中引起极大的震动。徐向前
回忆道:“张国焘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心里着慌。特别是张浩
来电,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肯定中央北进路线是正确的,高度
评价中央红军的英勇长征,这对张国焘的分裂主义,无疑是当头
一棒。这个时候,陈昌浩也转变了态度,表示服从共产国际的决
定。孤家寡人的张国焘,被迫‘急谋党内统一'。朱总司令和大
家趁机做他的工作。我们还是老主意:取消这边的‘中央',其
他分歧意见,待日后坐下来慢慢解决。”[28]张国焘越来越孤立
,被迫在一月二十七日致电张浩、张闻天,表示“在原则上完全
同意”瓦窑堡会议决议,又提出“由国际代表团暂代中央”。这
时,南下红军在不利环境下遭到国民党军重兵进攻,伤亡极大,
由原来的八万人锐减为四万多人,给养困难,前途渺茫。红二、
六军团又即将在任弼时、贺龙等率领下前来会合。这些,迫使张
国焘不得不在六月六日宣布取消他成立的第二“中央”。徐向前
回忆道:“毛泽东同志说过:南下是绝路。后来的事实,完全证
明了这一正确论断。‘吃一堑,长一智'。我对毛主席的远大战
略眼光和非凡气魄,是经过南下的曲折,才真正认识到的。”[2
9]七月一日,毛泽东、张浩、张闻天、周恩来、博古、彭德怀等
六十八位在陕甘的党政军负责人联名致电朱德、张国焘、徐向前
、陈昌浩、任弼时、贺龙及二、六军团和四方面军指战员,庆祝
二、六军团和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电文说:“我们以无限的热
忱庆祝你们的胜利的会合,欢迎你们继续英勇的进军,北出陕甘
与一方面军配合以至会合,在中国的西北建立中国革命的大本营
。”[30]接着,中央军委发布命令:红二、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
(原红一方面军的红九军团)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为总指挥,
任弼时为政委。两军会合后,任弼时从张国焘处要来电报密码本
,直接同在陕北的中共中央沟通了联系。在朱德、刘伯承、任弱
时、贺龙、关向应等力争下,红二、四方面军决定共同北上,从
七月初开始分左、中、右三个纵队北上同中共中央会合。

  中共中央、毛泽东得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的消息,非常兴
奋。七月二十二日,毛泽东、张浩、张闻天、周恩来、彭德怀致
电朱德、张国焘、任弼时,指出:我们正动员全部红军并苏区人
民粉碎敌人的进攻,迎接你们北上。“二、四方面军以迅速出至
甘南为有利。待你们进至甘南适当地点时,即令一方面军与你们
配合,南北夹击,消灭何柱国、毛炳文等部,取得三方面军的完
全会合,开展西北伟大的局面。”[31]七月二十七日,中共中央
批准他们成立西北局,由张国焘任书记,任弼时任副书记,统一
领导红二、四方面军的北上行动。第二天,毛泽东同周恩来、彭
德怀致电朱德、张国焘、任弼时,关切地询问:“不知粮食够用
否?目前确至何地?八月中旬可出甘南否?”又说:“西北统一
战线有了进步,三个方面军会合之后,即能引起西北局面的大变
化,兄等行军情形盼时告。”在接到朱、任、张来电通报北上情
况和决心后,毛泽东、张浩、张闻天、周恩来、博古在八月三日
复电朱德、张国焘、任弼时:“接八月一日电为之欣慰。团结一
致,牺牲一切,实现西北抗日新局面的伟大任务,我们的心和你
们的心是完全一致的。”[32]红一方面军主力在八月底从豫旺堡
、同心城、黑城镇地区南下迎接二、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十月
初进抵静宁、会宁地区。

  蒋介石发现红军三大主力即将会师,立刻在九月初调集胡宗
南、王均、毛炳文三个军,企图抢占西安兰州大道上的静宁、会
宁、定西段,来隔断红军三大主力会合的通路。胡宗南的先头部
队火速北上,向这一地区推进。这是一刻千金的速度竞赛。针对
敌情的变化,中央军委在九月十五至十七日接连致电朱德、张国
焘,指出:四方面军应迅速占领西兰大道的静宁、会宁、定西段
,否则一、四方面军将被胡宗南部隔断。十六日到十八日,中共
西北局在岷县附近举行会议,讨论红四方面军的行动方向问题。
会议根据朱德、陈昌浩等多数人的意见,否定了张国焘的西进主
张,肯定了北上同中央会合的方针。朱德、张国焘、陈昌浩立即
致电前线指挥部徐向前、周纯全,下达了静宁、会宁战役纲领,
部署红四方面军各部向西兰大道静、会段前进。

  可是,一向反复无常的张国焘会后立刻变卦,一赶到漳县红
四方面军总部,又违背中央指示和西北局决议,命令红四方面军
撤离通渭等地,转头西渡黄河。朱德得知这个情况后,立刻向中
共中央和军委报告,表示坚决维护原定的静会战役计划;致电张
国焘,批评他擅自改变西北局的决定;同时,下令红四方面军各
部队暂停行动,并通知西北局各成员速到漳县重开会议,再次讨
论行动方针问题。徐向前到临洮调查后,也查明黄河以西气候寒
冷,雪山草地道路难行,人稀粮缺,渡河计划难以实现,提出了
停止西进继续北上的意见。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在九月二十七日致电朱张,通报中
共中央政治局的意见:“中央认为,四方面军仍宜依照朱、张、
陈九月十八日之部署,迅从通渭、陇西线北上,不过半月左右即
可到达靖远、海原地域。”[33]同日,他们又致电朱德、张国焘
、徐向前、陈昌浩:“中央明令已下,请电令通渭部队仍回占通
渭,其余跟即北上。”[34]这样,张国焘才被迫同意红四方面军
北上,同红一方面军会合。四方面军各部从九月三十日起,分五
个纵队相继从岷州、漳县等地向通渭、庄浪、会宁地区前进。可
是,时间已延误十天左右,使远道赶来的国民党军队胡宗南等部
得以逼近这一地区,使红军三大主力会合时西北地区的局势变得
十分严峻,增加了许多原来没有预计到的困难。

  这时,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已命令红一方面军向南急进
。十月二日,西方野战军的红十五军团骑兵团在绕过海原县城后
,连续奔袭二十多小时,行程三百多华里,抢在胡宗南等部到达
前,夺占会宁县城,为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创造了条件。

  十月七日,红一军团第一师、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三师在会宁
同红四方面军第四军会合。九日,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
浩率红军总部、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和红四军、红三十一军到达
会宁,同红一方面军会师。二十二日,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率
领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到达静宁以北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第二
师会师。至此,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终于实现全部胜利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结束了创造人间奇迹的长征,也是战
胜张国焘分裂主义错误的胜利。在抗日战争烽火即将在全国燃起
的历史时刻,三支主力红军会师对开展新局面的重大意义是难以
估量的。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军委致电热烈祝
贺三大主力的会师,指出:这一会合,证明“中国民族抗日统一
战线与抗日联军是有了坚强的支柱了”,“全国同胞是有了团结
御侮的核心了”,在“国内政治关系上,将要起一个决定的作用
”。指挥红四方面军北上的徐向前、陈昌浩、李卓然也致电毛泽
东,兴奋地说:“在会宁我们已经与红一师的战士们携手见面了
。他们英勇杀敌的气概,和蔼亲诚的态度,使我们景仰钦佩。”
[35]蒋介石对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合十分震惊,命令胡宗南、毛炳
文、王均等军共十几个师的兵力向北大举进攻,企图乘红军立足
未稳、正从会宁地区北移时,将红军歼灭于黄河以东的甘肃、宁
夏边境地区,把这个计划称为“通渭会战”。张学良把蒋介石的
“通渭会战”部署通报给了毛泽东、周恩来。

  中共中央和军委根据敌我态势,在同朱德、张国焘及红一、
二、四方面军领导人协商后,在十月十一日发布《十月份作战纲
领》,要求全军争取一个月的休整时间,部署迟滞南敌和进攻宁
夏的准备工作,其中要求红四方面军以一个军迅速选择渡河地点
,加速造船,准备过河进入宁夏。毛泽东在十月十三日致电红一
方面军总指挥彭德怀:“请按十月份作战纲领准备作出宁夏计划
纲要,与朱、张面商后提供给中央军委。”[36]朱德、张国焘率
领红军总部在十月二十三日抵达打拉池,同先期到达的彭德怀会
合,共同商讨由彭德怀拟制的宁夏战役计划,表示“完全同意”
。这个计划规定由红一、四方面军分两路西渡黄河夺取宁夏:一
方面军主力先“略取灵武、金积沿黄河南岸地区,尔后渡河”;
四方面军以三十军、四军渡河,控制黄河左岸,攻击中卫,“吸
引马鸿逵主力向中卫增援”,以配合一方面军的行动。

  为什么红军在这时准备发动宁夏战役?这同毛泽东五月八日
在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的建立西北国防政府的设想有关,也同当时
陕北的粮食和武器给养十分困难、很希望得到共产国际援助有关
。毛泽东在六月二十九日给彭德怀的电报中曾写到:“从总的战
略上看,无论站在红军的观点上,站在红军与其他友军联合成立
国防政府的观点上,打通苏联解决技术条件是今年必须完成的任
务。”“红军接近苏联的道路有二:一是宁夏及绥远西这一条路
,距离较近,人口经济条件较好,缺点是恐怕不易造成根据地。
但如能给马鸿逵主力以打击,一个时期的立足是可能的。二是甘
凉肃三州这一条路,能造成巩固根据地,缺点是距离较远,某些
区域人口稀少,行军宿营恐怕有些妨碍。”“远方电台已通,中
央的报告已发出,不久当有回电。关于西渡问题,当日内征求远
方意见。兹先征求你的意见。”[37]以后,他和中共中央其他负
责人在两条道路中更多地倾向于先取宁夏。九月十四日,他们给
朱、张、任的电报中说:“国际来电,同意占领宁夏及甘肃西部
,我军占领宁夏地域后,即可给我们以帮助。”[38]十九日,毛
、周、彭致电朱、张,就十分明确地提出:“向宁夏及甘西发展
,重点在宁夏,不在甘西。因宁夏是陕、甘、青、绥、内外蒙,
即整个西北之枢纽,且国际来电说,红军到宁夏地区后给我们帮
助,没有说甘西。”[39]十月十九日,毛泽东、周恩来致朱、张
电中又嘱咐:按照军委《十月份作战纲领》已到黄河渡口的“三
十军渡河,以至少备足十个船开始渡为宜”。“二十号开始渡河
问题是否推迟数日。”[40]在收到朱、张、彭十月二十三日所制
定的宁夏战役计划后,毛泽东当夜十二时复电同意这个战役计划
,同时因国民党的胡宗南、毛炳文、王均部三个军和关麟征部一
个师已迅速北上,在电报中又强调指出:“胡、毛、王、关业占
大道,如继续北进……则我处南北两敌之间,非击破南敌无法向
北”,“目前先决问题是如何停止南敌”。[41]二十四日夜半,
红三十军开始渡河,第二天全部渡完,控制了河西一片土地。这
时,胡宗南等部在飞机掩护下向红军阵地猛扑,已先后占领会宁
、通渭、静宁等地,向朱、张、彭所在的打拉池进逼。二十五日
,毛泽东、周恩来急电朱、张、彭等:“根据敌向打拉池追击及
三十军已渡黄河的情况,我们以为今后作战,第一步重点应集注
意力于击破南敌,停止追击之敌。”“不停止南敌,将使尔后处
于不利地位。第二步重点集注意力于向北”。[42]二十六日,已
随红三十军到达黄河渡口的红九军,经中央军委同意后过河。四
方面军指挥部一起过了河。二十七日,朱、张致电徐向前、陈昌
浩,转达中央军委指示,并说:“四方面军除三十、九两军及指
挥部已过河外,其余各部应停止过河。”[43]三十日,国民党军
关麟征师向靖远突进。看守渡口的红五军无法向打拉池靠拢,就
奉朱德、张国焘的命令,也撤到河西,看守船只,休整待命。这
样,河东和河西两岸的红军被国民党军队割断。十月二十八日,
中央军委任命彭德怀为前敌总指挥兼政治委员、刘伯承任参谋长
,统一指挥三个方面军抵御南敌北进。根据这个要求,彭德怀在
十月三十日下达经中央军委批准的海(原)打(拉池)战役的部
署,规定红一方面军六个师、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准备从东西
两面歼灭胡宗南先头部队一至两个师;其余部队钳制毛炳文、王
均二部。同一天,张国焘却命令四方面军两个军后撤,使海打战
役的部署未能实现。这个计划没有实现,对阻滞国民党军胡宗南
等部北上、重新恢复河东河西红军部队的联系,产生了严重的不
利影响。因此,中央军委随后致电朱德、张国焘、彭德怀、贺龙
、任弼时:“一切具体部署及作战行动,各兵团首长绝对服从前
敌总指挥彭德怀同志之命令。军委及总部不直接指挥各兵团,以
便适合情况不影响时机地战胜敌人。”[44]彭德怀指挥红一、二
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第四军、第三十一军由同心城李旺堡一线
东移,待机歼敌。

  由于国民党胡宗南等部进展很快,到达靖远、打拉池、中卫
等地,打通了增援宁夏的通路,隔断了红军主力同河西部队的联
系,这样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夺取宁夏的战略计划已无法执行,
被迫中止。孤悬河西的红四方面军三个军二万一千八百人,虽然
控制了一条山地区,奋战十多日,但这一带的地形和生存条件十
分不利,难以长期停留。十一月二日,徐向前、陈昌浩致电朱、
张并毛、周请示行动方针,说明:“此方人稀、粮缺、水苦,大
部队难以作战。”“若主力不能迅速渡河,此方各种关系不便久
停时,即我方决向大靖、古浪、平番、凉州行,尔后待必要时再
转来接主力过河。”[45]九日,河西部队经中央军委同意后改向
人口较稠密的凉州地区前进。十一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将红
四方面军河西部队改称西路军。西路军开始独立作战。

  夺取宁夏的计划被迫中止后,中央军委对河东的作战方针是
:逐次转移,诱敌深入,求得在有利地区,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国
民党军一至两个师,停止他们的进攻。这时,骄横不可一世的胡
宗声孤军深入,独自分三路向豫旺县进攻。十九日,彭德怀到山
城堡前线主持召开前敌总指挥部会议,拟定山城堡作战部署,命
令各部迅即进到指定位置构筑工事,待机歼敌。二十日凌晨五时
,毛泽东又致电彭德怀说:胡宗南的丁德隆第七十八师,“有经
山城堡、青岗峡向定边之可能”。“打时,以首先消灭其一师、
取得确定胜利后再打第二仗为原则。”[46]这时,周恩来代表中
共中央到前线慰问部队,应彭德怀的要求,留下共同指挥作战。
红军各部向山城堡南北地区集中。

  十一月二十日,丁德隆的第七十八师进占山城堡等地。二十
一日,彭德怀、周恩来指挥设伏的红军,突然向从山城堡东出的
丁德隆师发起攻击,将他们大部压迫在山谷中,经过一天激战,
全歼该师一个旅又两个整团,取得了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的第一
次大捷。进攻盐池的国民党军一部也被红二十八军击溃。这次战
斗,迫使胡宗南部全线后退,基本上停止他们对陕甘苏区的进攻

  山城堡战役的胜利,对击破蒋介石的进攻,稳定陕甘宁根据
地的局面,发展革命力量,促进国内和平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是对奠基西北的一份厚礼。

  注:

  [21]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社1991年3月版,第796页。

  [22] 毛泽东给彭德怀的电报,1936年7月14日。

  [23]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
年12月版,第61、65、66、69页。

  [24] 彭德怀、毛泽东致朱、张、刘、徐、陈电,1935
年12月2日。

  [25] 毛泽东致朱德电,1936年1月1日。

  [26]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社1991年3月版,第3页。

  [27] 林育英给张国焘、朱德的电报,1936年1月24
日。

  [28][29] 徐向前:《历史的回顾》(中),解放军出版社
1985年10月版,第456、476页。

  [30]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社1991年3月版,第48页。

  [31] 毛泽东、周恩来等致朱德、张国焘、任弼时同志电,
1936年7月22日。

  [32] 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复朱德、张国焘、任弼时
同志电,1936年8月3日。

  [33][34]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给张国焘等的电报,1
936年9月27日。

  [35] 徐向前、陈昌浩、李卓然给毛泽东的电报,1936
年10月10日。

  [36] 毛泽东给彭德怀的电报,1936年10月13日。

  [37] 毛泽东致彭德怀电,1936年6月29日。

  [38] 毛泽东、张浩、洛甫、周恩来、博古致朱、张、任电
,1936年9月14日。

  [39]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致朱、张电,1936年9
月19日。

  [40]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致朱、张电,1936年1
0月19日。

  [41] 毛泽东致彭德怀并朱、张等电,1936年10月2
4日。

  [42] 毛、周致朱、张、彭,并致贺、任、徐、陈电,19
36年10月25日。

  [43] 朱、张致徐、陈并报毛、周电,1936年10月2
7日。

  [44] 中央军委给朱、张、彭、贺、任的电报,1936年
11月15日。

  [45] 徐向前、陈昌浩致朱、张并毛、周电,1936年1
1月2日。

  [46] 毛泽东给彭德怀的电报,1936年11月20日。

下一页

转自《人民网·人民领袖毛泽东》

返回《毛泽东故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