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家人——从韶山到中南海(四十五)

  四十五、毛泽东从小在外婆家长大,得到舅父舅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因此他对舅父舅母充满感激之情。

  毛泽东的七舅母文赵氏,生于咸丰四年甲寅十月初一日(1854年11月20日)。出身清贫,自幼习纺织,工针织,善于操持家务,年方十六即为人妇,侍翁姑以孝,持家有方,人称“孝慈淑慎”。生有四子一女。因为“多子多福”毛泽东的外婆非常珍爱这个外孙,便要他拜赵氏为干娘。

  八舅母娘家亦姓赵,生于咸丰五年己卯二初十日(1855年3月28日),封建社会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她们都未进过学堂,只能跟随母亲读点《四字女经》、《女儿经》的书籍,学习一些“三从四德的道理”。赵氏自幼随家母习针线,纺织,从事家务劳动,养成一种勤劳俭朴之风。16岁嫁到文家后,贤淑慈祥,义方启后,戚里皆夸。生有三子一女。她与文七妹志趣相投,性情相近,姑嫂之间亲密无间。二人均笃神佛,都吃“花斋”,还吃“观音斋、报母斋”(即每逢母生日这天,不沾荤腥以此报答母亲养育之恩)。

  七、八两位舅母对毛泽东非常爱护,视若己生。总是为幼年的毛泽东,缝衣做鞋,换洗衣服,可说关怀备至。

  后来,毛泽东去湘乡东山学堂读书,亦曾得到二位舅母的照顾和支持。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对于舅父舅母给予的关怀,毛泽东始终铭记在心,特别是他母亲在娘家养病的期间,得到舅父舅母的精心护理更是感激不已。1911年春,毛泽东离开湘乡前往长沙求学以后,也不忘时常给两位舅父及舅母写信,表达对他们的感激与思念之情。

  1920年9月5日,毛泽东的七舅父文玉瑞病逝。在临终前,毛泽东连忙从外地专程回乡,为舅父送终,送葬,将舅父视同自己的父亲。

  七舅病逝之后,对八舅父母,更为惦念和牵挂,时常致信问候。1922年11月11日毛泽东再次给八舅父母写信问候:舅父舅母大人尊前:

  久不通信,疏忽得很!二位大人谅都人好!合宅谅都安吉!甥在省身体尚好,惟学问无进,甚是抱愧!刘先生回乡之便,托带片言,借当问候。有便望二位大人临赐教诲

  为祷!敬颂德安!

  甥毛泽东上十一月十一号毛泽东写给舅父舅母的信不少,但可惜的是保存的手迹已经不多。

  自从毛泽东的父母去世以后,他最亲的长辈就是他的舅父舅母了。他一直牵挂着唐家土乇

  像办喜事一样的热闹起来,几位舅父家里都是称肉打酒,打鱼杀鸡轮流招待这两位城里来的稀客。

  杨开慧忽然想起一事对毛泽东说:“润之,大家都叫你‘石三',我怎么从没听说过你这个名字?”毛泽东听了笑起来,说:“石山伢子是我的小名,我的外婆和母亲在我小的时候让我在这里拜了一个石头干娘,将我起了‘石三'这个小名,所以大家习惯叫我这个名字。”

  杨开慧听后,好奇地说:“那我们也要去看望看望这位石头干娘吧!”

  “没有看场,这是一位不会讲话、又没有感情的大石头。”毛泽东继续说:“哪有我的舅父舅母好啊!”

  毛泽东的话,使他的舅父舅母听了乐了,都说:“润之真会讲话。”

  毛泽东和杨开慧在唐家土乇

  忽然来了两位城里的客人,顿时热闹起来。毛泽东现在已不是山坳的“石山伢子”了,成为一位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英俊青年,与有才有貌的杨开慧配在一起,真是天琢一双,地长一对,这些舅父舅母见了。个个高兴得合不拢嘴。毛泽东一一向杨开慧作了介绍,他们双双很恭敬地向各位舅父舅母鞠躬行礼问安,并送给每位一件衣料。舅父舅母盛赞“石三”这人孝顺,年轻而有为,还找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好妻子。

  唐家土乇的亲人。1925年偕妻杨开慧回韶山养病,创建韶山党支部。回到韶山的第三天,他和杨开慧带着礼品,兴致勃勃地徒步前往唐家土乇

  度过了愉快的几天,离开唐家土乇回到韶山,做起了他们自己的工作。

  1927年元月,毛泽东到湘潭韶山、湘乡等地考察农民运动,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前来唐家土乇,看望舅父舅母。

  唐家土乇住的人很多。除了他的二位嫡亲舅父母全有以外,还有三位叔伯舅父文玉善、文玉理、文玉森。毛泽东幼年住在唐家土乇

  的诸位表哥嫂互相问好,特别是女眷们都以好奇的心情来看这位城里来的初次见面的表弟媳。这样的场面,如果是一个农村妇女一定会显得局促不安的。但杨开慧出身大家闺秀,是见过大世面读过洋书的女子中的佼佼者,毛泽东将诸位表哥表嫂一一向她作了介绍。杨开慧满面笑容向各位表哥表嫂鞠躬致意,说:“请表哥表嫂多指教”,并将准备的礼物,恭敬地送到各人手里,并说:“一点小礼物,不成敬意,请各位笑纳。”她显得态度从容,举止大方,彬彬有礼,倒使得这些农村的表哥表嫂拘谨起来,赞美不已。还是表兄文运昌这个有才识的知识分子说话比较文雅,他笑着对毛泽东说:“石三贤弟,艳福不浅,娶了一个才貌双全的夫人,可喜可贺。”毛泽东随和地说:“表兄过奖了,你们这位弟媳可不会种菜养猪,还是表嫂们能干。”大家听了,都高兴地笑起来。

  这几天唐家土乇看望舅父舅母,当晚留在唐家土乇歇宿,并把表兄弟嫂叫到一块,畅谈国家形势和革命道路,他说:“唯有合群奋斗,推翻地主武装,建立农民武装,才有出路。”因为当时时局紧张,敌情复杂,毛泽东只住了一晚便行色匆匆地离开了唐家土乇,与这三位叔伯舅父舅母关系也比较亲密。

  文玉善,行四,毛泽东称他为“四舅”,生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十月二十五日,上过私塾四年,能写会算,持家勤俭,以务农为生,原配赵氏,继配王氏。生子士葵、士菊。

  文玉理,行五,毛泽东叫他“五舅”,生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丁未,五月二十九日,亦读私塾四年,为人能干,写算诸全,以农为业,配刘氏。生子士莨、士萤。文玉森行十,毛泽东呼他为“十舅”。生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十二月初一日,他也读了四年私塾,能写逄,善言辞,以农为业,为人勤俭,心地善良,配章氏。生了士荷、士芬。文家生男多、生女少,所以他们对文七妹特别看重,把她当作自己的亲妹妹对待,由此对文七妹的孩子毛泽东都作自己的亲外甥看待。

  唐家土乇。

  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去唐家土乇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返回《关于毛泽东的故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