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毛泽东批转报告给周恩来,要根治淮河

  1950年夏天,安徽连降暴雨,淮河泛滥,淮北地区受灾惨重。
   7月18日,华东防汛总指挥部在给中央防汛总指挥部的电报中说:淮河中游水势仍在猛涨,估计可能超过1931年最高洪水水位。7月20日,看了这封电报的毛泽东紧锁眉头,当即将电报批转周恩来:“周:除目前防救外,须考虑根治办法,现在开始准备,秋起即组织大规模导淮工程,期以一年完成导淮,免去明年水患。请邀集有关人员讨论(一)目前防救。(二)根本导淮两问题。如何,请酌办。”
   两天以后,周恩来邀集有关人员初步讨论了工程问题。
   灾情不等人,安徽的水势一日数涨,急得省领导曾希圣等人连电中央。灾情电报迅速到达毛泽东的案头。电文中的每一句话,都像火苗烘烤着领袖的心:
   ……由于水势凶猛,群众来不及逃走。或攀登树上、失足坠水(有在树上被毒蛇咬死者),或船小浪大,翻船而死者,统计489人。受灾人员共990余万,约占皖北人口之半。洪水东流下游,灾情尚在扩大,且秋汛期尚长,今后水灾威胁仍极严重。由于这些原因,干群均极悲观,灾民遇着干部多抱头大哭,干部亦垂头流泪……
   毛泽东挥动着蒲扇,眼望窗外,不愿再读第二篇电文,左手夹着烟,右手在“被毒蛇咬死者”和“统计489人”两句话下面,重重地划了一道颤动的横线,叫秘书田家英立即送交周恩来。田家英看到毛泽东眼中饱含着热泪。当他把电文交到田家英手中的时候,他吼了一声:“不解救人民,还叫什么共产党!”泪水簌簌落下。他在桌前踱了几步,回身在电文上写了一段批语:“周:请令水利部限日作出导淮计划,送我一阅。此计划8月份务须作好,由政务院通过,秋初即开始动工。如何,望酌办。”
   批语表达了毛泽东的急迫心情。
   从7月20日到8月31日,毛泽东连批了三份淮北地区受灾报告给周恩来,并提出一定要根治淮河。为了一个大国穷国的吃饭问题,毛泽东在这一时期批转了大量电文给周恩来。不仅农村的灾荒,城市的就业问题也很伤脑筋。秘书室曾不断接到群众来信,反映失业问题。
   领袖们的眼前,时常晃动着成千上万双乞讨的手,哭诉的眼睛……
   周恩来接到报告,当即分两头部署,一头抓救灾,一头筹备召开治淮会议。救灾进展比较顺利,而治淮会议却遇上难题。
   他召开治淮会议,亲自主持淮河流域规划工作。到会的有华东水利部、中南水利部、皖北行署、苏北行署、河南省政府、淮河水利工程总局、河南黄泛区复兴局的负责人。他深知制订一条河流的流域规划,必须先搞清该河流的水文情况。“同志们,不对呀,不知你们发现没有,上下游的水文资料是相互矛盾的。”
   水利工程师们坐在周恩来身旁,天热,大多数人都穿着衬衣,不停地摇着扇子。
   《治淮方略》的总图表太大,桌上放不下,就铺在屋内的砖地上。大家都蹲在图周的地上,周恩来也俯下身趴在地上细看图上的注字,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
   为使汇报准确,专家们将水文记录资料画成一条洪水过程线,亦称洪峰曲线。听周恩来一说,他们更加仔细地埋头看着图表,也发现有许多矛盾的地方。他们向周恩来解释说:“国民党时期的水文人员常常不按时观测,或者某一支流根本就无记录资料。这是针对资料误差,做出的假设。”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这种人工修改洪峰记录的办法,结果会比某些原来不完整的洪峰记录更为合理。”
   “哦,是这样。能不能修补得更加接近实际呢?”
   周恩来继续追问,并引导工程师们探讨一个查补的办法,把淮河不完整的水文记录资料梳理出个眉目。开始还有些拘谨的专家们,一谈起他们的本行,话就多了起来,到后来,在如何治理淮河的方针上还发生了针锋相对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蓄”还是“泄”。
   大地接受的降雨量是不均衡的,河流输送的径流量也是不均衡的,这在全世界都如此。在我国,由于受季候风的影响,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的不均衡性更加显著。旱则赤地千里,河流干涸;涝则洪水泛滥,一片汪洋。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治水就有蓄泄之争。传说中,鲧是主张堵水的,失败了;其子禹改用疏导,将水送入大海,成功了。
   周恩来仔细听着专家们的争论,看着他们对科学的执着,近乎偏激,有时甚至面红耳赤。他喜欢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氛围,科学真理常常产生于激烈的碰撞之中。可现在不行,不能无休止地辩论下去,淮河岸边的生命财产正遭受着洪水的吞噬,没有时间争论。他提出一个方针:“蓄泄兼筹,以达根治之目的。”他的理由是,单纯地蓄或单纯地排,都不能全面达到除害兴利的要求。
   时当建国之初,全国都投入了抗美援朝运动,外加土改、复员工作,治淮会议虽然确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但在治淮的解决办法上,苏、皖、豫三省存在分歧。8月28日,华东军政委员会向周恩来转报了中共苏北区委的电报,电报强调了苏北的困难,认为如果今年即行导淮,将改变苏北的整个工作计划,对农业和土改等其他工作影响很大,而且在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上都感仓促。
   8月31日,毛泽东接到这份报告,沉默片刻,拿起铅笔,写道:“周:此电第三项有关改变苏北工作计划问题,请加注意。导淮必苏、皖、豫三省同时动手,三省党委的工作计划,均须以此为中心,并早日告诉他们。”
   协调工作是件细致的事,不是一纸命令能解决的。周恩来仔细听取了各地的意见,又三次专门听取水利部长傅作义和副部长李葆华、张含英及华东水利部副部长刘宠光等人的看法,亲自落实了治淮工作的经费和任务,这才松了一口气,对三省区负责人说:“只要你们三个诸侯统一了,就好办了。我向主席汇报,只要主席同意,就这样办了。”苏北是周恩来的老家,但他反复告诫干部们要识大体,不要像国民党治淮时江浙人管事,只顾下游,不顾中、上游,闹地方主义。
   周恩来主持制定的治淮方案又回到毛泽东这里,他立即做了批复,从财政拮据的中央政府拨出巨款,由周恩来直接抓治淮工程。治淮机构从南京搬到了淮河边的蚌埠,淮河流域的河南、安徽、江苏三省通力合作,开展了规模浩大的治淮工程。
   安徽省委书记曾希圣全力投入了治淮工作。那些逃难在外的灾民们也纷纷返回故土,参加兴修水利。在以后的几年里,他领导全省大兴水利灌溉工程,疏浚开挖了数条大型河道,加高了淮河大堤,并在淮河水系建造了许多山谷水库和湖泊、洼地蓄洪区。

上一篇:三十五、十三陵水库劳动的象征意义

下一篇:三十七、凡是毛泽东交办的治水任务,周恩来都抓得紧抓得细

返回《共和国风云中的毛泽东与周恩来》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