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理论贡献

陈宁

     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处》),是毛泽东在深刻总结中国民主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包括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探索,是毛泽东的第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它对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和追求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作用和影响是深远的,它的科学价值对于四十多年(尤其是后二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以及坚持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方向起了巨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

一、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史上,首次创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为社会主义条件下改革和建设提供了哲学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毛泽东第一个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不但普遍存在着矛盾,而且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要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平衡和不平衡为纲”;提出了要“以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为纲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就为社会主义的持续不断的发展找到了动力,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形成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理论提供了理论根据。

二、第一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两类矛盾学说,尤其是人民内部矛盾学说,这对我们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大类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但如果处理不好,也有发展到对抗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大量存在的是人民内部矛盾,要正确区别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对人民内部矛盾,要用民主的方法,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和自我教育的方法解决。他提出,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要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毛泽东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的目的,或者说,其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了发展我们的经济和文化,巩固社会主义新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国家。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十分紧迫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我们今天的建设事业仍然有着不可低估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正处》提出了在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理论,是我们坚持“两手抓”方针的哲学基础。

   毛泽东指出:大规模的群众性的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后,阶级斗争并没有完全结束,主要表现为意识形态的思想斗争,而且大量地属于人民内部的思想问题,如人民内部存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非无产阶级思想等等。不同质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质的方法才能解决。对于精神世界的问题,对于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只有采取民主讨论的方法,细致说理的方法,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同时,马克思主义真理,也要在同错误思想作斗争中,在各种批评中不断地发展自己、扩大自己的阵地。同时毛泽东指出,用教条主义和主观主义的批评也不能解决问题,而应力求用辩证的方法,要有科学的分析,要有充分的说服力。以上这些理论,都是毛泽东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提出的创见。今天,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指引下,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开展“三讲”活动有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但改革中仍然出现一些新问题。如何打击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的各种犯罪分子,如何正确处理这种敌我矛盾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

四、《正处》提出的“六条标准”,是四项基本原则的雏形。

   毛泽东在分析社会主义社会艺术界和科学界问题的人民内部矛盾的性质时,阐明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了在政治生活中判断言论和行动的六条是非标准。毛泽东这样说:百花齐放就是有利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有利于巩固民主集中制;有利于巩固共产党的领导;有利于国际共产主义力量的团结和国际和平力量的团结。这就是六条政治标准。在《正处》中他还明确提出:“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由此可见,这“六条标准”实际上孕育了作为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及其精髓。邓小平在阐述四项基本原则时曾明确肯定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东西,是我党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

   摘自:《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年第1期

《人民网》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