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思东创作室

   我们的革命导师——毛泽东,是继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之后最杰出的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即将到来的时刻,我们重新学习毛泽东的著作,探讨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通过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我们认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

   1 把哲学对象弄清晰了,明确提出“哲学就是认识论”的观点。

   以往的哲学教科书在回答“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时,经常是这样解释的: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智慧学、哲学是科学的方法论、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晶等等一些定义。哲学教材的内容具体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逻辑学等等。

   这些哲学定义和内容显然都从不同的侧面表达出哲学的对象。由于哲学对象上存在众多的定义,所以初学者很长时间都弄不清楚哲学到底是怎样一门科学。对此,毛泽东通过对哲学理论的研究,在吸收了列宁对哲学对象的看法之后,明确提出:哲学就是认识论,别的没有。

   哲学和数学,这两门科学是人类具有的一般科学。它们二者的对立性表现在:数学是从量的关系方面研究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哲学是从质的关系方面研究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它们二者的同一性表现在,都是人类具有的抽象程度最高的科学,即都上升到一般科学的高度。其他的科学如物理学、天文学、政治学、经济学、系统学、信息学等等,它们在抽象程度上都比数学和哲学要低一个档次,因此属于具体科学范畴。

   从本质上讲,哲学就是认识论。各种不同的认识论都包含在哲学这门科学中,依据主观和客观之间的关系,人们将坚持客观第一性的观点称作唯物论,将坚持主观第一性的观点称作唯心论。依据人们对客观事物能否认识以及认识的程度,又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大派别。在不可知论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彻底的不可知论,即人们对于客观存在的对象是不能把握的;一种是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这种观点认为,人们只能认识客观存在的现象,不可能把握它们的本质。这样说来,不可知论本质上属于唯心主义中的一个分支,它隶属于唯心主义派别。

   从具体上讲,哲学就是对万事万物的思考。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从感觉经验开始,到使用概念把握本质、把握本质间的联系,揭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等等,这些都是哲学探讨的问题。从这个角度上说,哲学的终极目标是把握真理。

   至于原来人们熟知的那些定义,如世界观、方法论、智慧学等等,共同的缺陷是不准确,有片面性。只有毛泽东提出的认识论,才是准确地把握住了哲学的对象。可见,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的重大贡献。

   2 揭示了人类认识的全过程,撰写出比较完整的认识论——《实践论》。

   认识从实践开始,认识是人类具有的特性。从人类这个主体出发,将认识的全过程揭示出来,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的又一贡献。以往哲学总是从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出发,围绕“存在是什么”这个问题进行争论。于是分为物质第一性和精神第一性两大派别。

   实际上,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属于认识论中现象层次的表现,它的本质则反映出主观和客观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因为实践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它是连接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桥梁。没有实践这个中间环节,主体和客体之间就会处于分离状态。在主体和客体处于分离状态时,人类就不会有各种认识产生出来。所以,毛泽东把实践,即人类活动提到了哲学中的首要位置,这是对哲学的基础环节正确把握住的表现。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把主体和客体之间连接起来,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

在《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中,他还发表了这样的看法:

   人对事物的认识,总要经过多少次反复,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要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才会引起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同斯诺谈话中毛泽东说道:“……其实,《矛盾论》不如《实践论》那篇文章好。《实践论》是讲认识过程,说明人的认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又向什么地方去。”P406《毛泽东文集》第八卷

   从物质论到实践论,表面上看好像是很不起眼的变化,但是它却将人的主体作用突出出来了。认识和人的实践活动紧密相关,只强调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将实践这个重要的环节抛开,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离开了实践,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就无法正确地把握。实践和理论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把实践的作用提到第一位的高度,这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基础环节进行的准确概括,因为哲学属于人类特有的科学,强调实践的作用,就是强调人作为主体的能动作用。

   对于人类认识的全过程,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做了这样的总结: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的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P31《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

   这是多么精辟和完整的论述啊!它既通俗易懂又反映了认识的全过程。这就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3 对辩证法的基本规律进行了展开论述,撰写出《矛盾论》。

   列宁在1914年读黑格尔《逻辑学》一书摘要时写到: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P240列宁《哲学笔记》 1915年列宁对辩证法进行了说明和发挥,写下了著名的《谈谈辩证法问题》。

   毛泽东正是在研读了列宁的有关论述之后,以列宁对辩证法的认识为基础,紧紧围绕对立统一规律对辩证法进行了展开论述。

   究竟应该以那个范畴作为起点进行展开论述呢?对此,毛泽东非常准确地选择了现实中最普遍、
最常见的“矛盾”这个范畴。

   什么是矛盾呢?毛泽东解释说:

   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P46《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

矛盾即是运动,即是事物,即是过程,也即是思想。P74《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

   由此看来,世界就是矛盾,矛盾的本质就是对立统一。这样一来,毛泽东围绕矛盾范畴将对立统一规律阐述得更加深刻了。由于矛盾这个范畴很好理解,在论述中毛泽东又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其中还有很多地方是对我国革命战争过程的分析,因此《矛盾论》不但通俗易懂,而且针对性很强。
在《矛盾论》一开始,毛泽东就将列宁提出的结论阐述出来: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P34《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

   接下来,《矛盾论》具体论述的题目分别是:

   一 两种宇宙观
   二 矛盾的普遍性
   三 矛盾的特殊性
   四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五 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六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
   七 结论

  当然,对于一篇论述辩证法基本规律的通俗读物,它不可能将对立统一规律具有的方方面面的内容全都包含在其中,但是,紧紧围绕矛盾这个基本范畴进行论述,无疑是抓住了对立统一规律的实质。因为矛盾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

   4 在辩证法基本范畴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从抽象的“对立面”、“有无”论前进到“矛盾”论。

   人类早期对于辩证法的论述,由于东西方在文化观念上存在的差距,使用的基本范畴是根本不同的。中国哲学强调阴阳平衡,注重同一性。因此,提出了阴阳五行说、阴阳八卦说等。当然,老子也曾明确提出了“无”的观念。西方在基本范畴上则强调对立,所以使用了“对立面”的概念。近代哲学的发展,使辩证逻辑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这种严密体系集中表现在黑格尔的《逻辑学》中。在这部重要的学术著作中黑格尔完成了论述方式上的重大革命,它遵循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辩证逻辑原则,对辩证思维方法进行了展开论述。其中构成《逻辑学》起点范畴的,则是著名的“有无”论。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创建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但是,他们没有撰写出比较系统的学术著作,基本上是以论战形式将他们提出的理论观点表述出来的。列宁对辩证法则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撰写出《谈谈辩证法》问题。在这篇文章中列宁继续沿用了古代的“对立面”范畴作为论述的起点。

   毛泽东出于论证对立统一规律的需要,第一次将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确定为“矛盾”,以“矛盾”为起点范畴进行科学的论述。我们知道,在众多的哲学范畴中间只有“矛盾”这个范畴才真正符合辩证法的原则:实现了抽象和具体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矛盾”范畴将这两个统一集中于一身,因此毛泽东在辩证法的起点范畴上实现了革命。

  矛盾,从它的直观意义上讲,指的是客观存在的两种兵器,因此这个范畴具有客观性。同时,矛盾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又没有停留在直观的两种兵器上,而是作为哲学上表示对立统一关系的一个概念。于是“矛盾”这个范畴使辩证法在基本范畴的属性上不仅回归到客观上,而且还体现了具体和抽象的统一。这是辩证法在基本范畴上出现的质变,它使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实现了终结。只有“矛盾”这个范畴准确地把握了对立统一关系。因此,自从“矛盾”这个范畴被毛泽东确定为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之后,我们认为今后辩证法的发展在基本范畴上就不会出现质的变化了。

   对于一门科学来说,基本范畴的确立将标志着它的成熟。科学体系的建立,首先就要确定基本范畴。因为它是这门科学进行展开论述的基础。当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确定下来之后,就为创建科学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唯物辩证法作为科学的认识论,它的体系具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认为,它是一个封闭的过程和一个开放的系统相结合的产物。在这里,封闭的过程表现在认识的来源与认识的发展变化过程中。这部分的科学体系今后将由更加完善的《实践论》构成。也就是说,以毛泽东撰写的《实践论》为基础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使它跟上当代哲学发展的潮流,变得更加科学化。

概括说来,需要补充到《实践论》中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一、对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两个阶段,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已经论述清楚了,需要补充的重要观点是,列宁提出的“人的思想由现象到本质,由所谓初级的本质到二级的本质,这样不断地加深下去,以至于无穷”。(列宁《哲学笔记》P278)

   列宁提出的这个观点在认识论中非常重要,它强调了理性认识内部具有的层次性。换句话说,理性认识也是“一分为二”的,有初级本质和二级本质的差别。只有把本质内部存在的两个层次的思想添加进去,从而形成具体存在和本质存在的概念,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认识论。

   二、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思想。这是毛泽东后来形成的经典论述,也应该补充到《实践论》中。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思想补充进去之后,认识论中的辩证关系就会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

   认识过程是一个封闭的圆圈,这种观点来自于黑格尔的《逻辑学》。目前已经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圆圈式的。所以,从存在角度叙述认识规律这部分内容将形成一个封闭的圆圈。

   从发展变化角度叙述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这部分内容属于开放的系统。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是“一分为二”。辩证法的范畴是基本规律的具体体现,它存在着抽象程度上的差别。作为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它属于抽象范畴之列,辩证法的具体范畴则是基本范畴的展开形式。哲学上的具体范畴具有丰富多样性,因此,这部分内容就会形成一个不断向外扩张的开放系统,这是发展变化部分具有的特点。

封闭的过程和开放的系统,它们二者之间本身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由此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学说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只有“矛盾”这个范畴才能将它们二者统一起来。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认识矛盾。事物的发展变化,起因也在于内部的矛盾。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导致了事物的发展变化。由此可见,将“矛盾”作为唯物辩证法中的起点范畴,这是再恰当不过的。而首先将“矛盾”作为辩证法基本范畴的,就是我们的导师毛泽东。可见,毛泽东在辩证法的起点范畴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5 充实了量变质变规律,提出复杂过程中的部分质变以及发展具有的阶段性问题。

   1959年毛泽东在读苏联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明确提出:

   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的统一。量变中有部分的质变,不能说量变的时候没有质变;质变是通过量变完成的,不能说质变中没有量变。质变是飞跃,在这个时候,旧的量变中断了,让位于新的量变。在新的量变中,又有新的部分质变。

   在一个长过程中,在进入最后的质变以前,一定经过不断的量变和许多的部分质变。这里有个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不促进大量的量变,不促进许多的部分质变,最后的质变就不能来到。

   关于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部分质变和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它们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其中作为部分质变在外部的表现形式就是阶段性,而阶段性出现的根源就在于事物内部有部分质变的产生。

   部分质变的思想是毛泽东明确提出的,这也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的重大贡献。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因此,现实中既有简单事物,也有复杂事物。这里存在着简单与复杂的对立统一关系。简单事物内部只包含一对矛盾,因此,它的变化具有单一性,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这里并不存在部分质变的问题。

   量变的特点是渐进性的变化,质变的特点是飞跃性的变化。

   复杂事物大多由两对或两对以上矛盾构成。在复杂事物中,诸矛盾之间总会存在主次之分,当主要矛盾没有发生质变的情况下,次要矛盾起了质变,就会使事物呈现出阶段性。这种由次要矛盾出现的质变引起的事物变化,我们称作部分质变。由此可见,部分质变的含义指的是,主要矛盾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次要矛盾发生的质变。

   对于次要矛盾发生的质变,从事物外部分析时人们就会得到部分质变的结论,然而只要一进入次要矛盾的内部进行分析时,就会看到它依然遵循量变质变规律。

   这样说来,部分质变是从矛盾外部联系中把握的一种变化形式,或者说,是从表现形式上把握的矛盾变化。对于矛盾内部的变化来说,本身并不存在部分质变问题。部分质变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它不是问题的本质。作为本质来讲,它只有一个,即始终遵循由量变到质变的规律。

   量变质变这一规律在表现形式有两种:直接表现形式,从量变转化为质变。间接表现形式,通过部分质变完成全部质变过程。表现形式尽管不同,但是它们的本质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从量到质或从质到量的转化。

   毛泽东将事物发展变化具有的两种形式都把握住了,因此使量变质变规律变得更加完善了,既抓住了本质,又把握了形式。

   6 将辩证法的规律统一在同一发展过程中的尝试,明确提出了肯定否定规律。

   对于辩证法的发展规律,通常人们习惯上用否定之否定的发展来概括。由于否定之否定规律发生在前后相联在一起的两个过程中,根据辩证法从事物内部分析问题的原则,毛泽东主张将否定之否定规律用肯定否定规律取而代之。这样就可以使辩证法的三大规律都统一在同一个发展过程内部了。对于人们原来使用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毛泽东主张用两个肯定否定规律来代替。对于毛泽东提出的这种主张,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一分为二”的态度。

   首先应该肯定,毛泽东主张从同一个发展过程内部提出辩证法的规律,把握辩证法的规律,这种观点的出发点是正确的。因此,他主张采用肯定否定规律来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这种观点必须加以肯定。这样一来,辩证法的发展规律将更名为肯定否定规律。

   我们只能将否定之否定规律放在发展过程的表现形式上。它将作为发展规律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而肯定否定规律则是发展规律中的本质。

   这样说来,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肯定否定规律中的一种主要形式,肯定否定规律是发展规律中的本质。按照“一分为二”的观点,本质的表现形式通常有两种。发展规律中除了否定之否定这种形式之外,另一种形式是怎样的呢?我们的回答是,另一种形式就是直接的表现形式:即从肯定到否定的发展。

这样说来,肯定否定规律也分为两种形式,作为连续性发展形式,它就是否定之否定的发展;作为非连续性发展形式,它就是从肯定到否定。对于否定之否定这一发展形式具有的特点,人们都比较了解,那就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非连续性发展形式的特点则很简单,那就是直线性和重复性。在非连续性发展形式中,人们依据产生运动的动力不同,(它通常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一方面是外力推动作用的结果。)又分为两种形式。这样一来,外力推动这种运动形式就包括在辩证法的发展变化规律之中,从而将形而上学主张的发展变化形式囊括在辩证法的发展规律之中。这样就真正实现了发展规律中的两点论,克服了原来的片面性。

   应该看到,连续性的发展是事物在发展变化中基本的主要的形式。这是由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内部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变化,二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决定着事物的相互转化。这两点共同决定了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互相转化,物质不灭。人死了,变成骨灰,成为另一种物质,依然还会继续发展变化。这就是连续性的发展过程,永无止境地发展下去。

   在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中,只有发展规律才同外部事物联系起来,从而使连续性发展成为主要的基本的发展形式。量变质变规律是从事物内部把握变化的规律,因此,它与外部不发生直接的联系。肯定否定规律是从外部把握发展的规律,因此,它与外部事物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对立统一规律展开之后,分成内部变化与外部发展两个具体规律,它们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有内部变化与外部发展的区别。

在我们看来,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间不是一种平列的关系,而是“一分为二”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这里,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一”,发展、变化规律是“二”,发展、变化规律之间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就是辩证法三大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

   7 强调了哲学具有的应用功能,明确提出“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观点。

   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就已经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P21《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

   1963年5月,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一文中再一次明确提出: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P321《毛泽东文集》第八卷

   从实践中学,学了之后指导革命的实践。这种学以致用的思想充分体现出毛泽东一生从事革命斗争的指导思想。他将自己的理论研究深深扎根于革命实践中,紧密联系革命斗争的实践进行具体应用,由此构成了毛泽东哲学理论具有的特色。

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比较起来,毛泽东在学术上的哲学专著并不很多,主要著作有五篇,即《实践论》《矛盾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另外,还有在各种会议中为普及唯物辩证法而插入的具体事例和解释,这些充分说明了毛泽东生前非常重视人的思想改造。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撰写的《实践论》中就明确提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P30《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

   宣传辩证唯物论,普及科学的方法论,改造人们的世界观,这是毛泽东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在革命斗争的每个重要阶段,毛泽东都要发出看书学习的号召,向干部群众推荐学习的主要书目。有针对性地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活动中来。正是在毛泽东亲自倡导下,许多参与革命斗争的文盲战士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成为能够看书识字懂得革命理论的战士,许多人还从此走上了领导岗位。要知道,中国经济的落后带来的是文化落后,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由于毛泽东将人的改造放在社会改造的重要环节之中,因此,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毛泽东带领人民群众不仅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同时还造就出一大批治理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各种人才。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这是毛泽东始终坚持的革命路线。人的因素第一,精神能够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反对空谈,注重实践,从实践经验中总结出客观规律,上述这些统统构成了毛泽东倡导的实践哲学具有的特色。

   8 实现了哲学语言上的通俗化,大众化,为在中国普及唯物辩证法做了大量工作。

   早在1957年11月,毛泽东在莫斯科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就提出了解放哲学思想。他说:关于辩证法,需要作广泛的宣传。我说辩证法应该从哲学家的圈子走到广大人民群众中间去。P332《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到了1963年5月,毛泽东又明确提出: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P323《毛泽东文集》第八卷

   注重对原有哲学的改造,使它变成大众哲学,这是毛泽东为哲学改革指明的方向。毛泽东身体力行,亲自带头利用各种演讲机会向广大干部宣讲辩证法。《毛泽东的五篇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毛泽东总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深刻的辩证法知识,为普及唯物辩证法做出了不懈地努力。

   通俗化、大众化,这是毛泽东为哲学改革指明的前进方向。我们继承毛泽东的遗志,就一定要坚持哲学改革的这一方向,切实写出大众化的哲学读物,用来提高全民族的思维水平,使它跟上历史前进的步伐,变得更加科学化。

   毛泽东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具体内容还有很多,我们只是把其中主要的几个方面总结出来。作为毛泽东的学生,限于我们自己的认识能力,只能从上述八个方面进行宣讲,并撰写此文来纪念我们的导师。

   展望中国哲学今后的发展历程,人们只有沿着导师——毛泽东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才能真正大有作为。哲学的改革,如果不遵循毛泽东指明的方向继续前进的话,必将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毛泽东指明的哲学改革的方向,就是写通俗哲学,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就是在普及哲学过程中强调哲学的应用,使它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因此,应用哲学将是今后哲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让我们的民族英雄——毛泽东在天安门前的纪念堂里静静地安息吧,您的思想将永远指引我们继续前进,不断取得更大的胜利。


注1:列宁的《哲学笔记》为人民出版社1974年10月第3版
注2:此篇文章是思东创作室为参加“晶牛毛泽东思想网站”举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征稿活动而创作的。


(作者简介: 它是思东创作室为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开办的学术性网页)

(摘自毛泽东思想网)

作者:wt0
日期:2003-11-19 15:34

“认识过程是一个封闭的圆圈,这种观点来自于黑格尔的《逻辑学》。目前已经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圆圈式的。所以,从存在角度叙述认识规律这部分内容将形成一个封闭的圆圈。”

“认识过程是一个封闭的圆圈”提法不妥。应该是螺旋式不断上升就对了。封闭了就没有进步了。

作者:讯夫
日期:2003-11-21 15:59

我也觉得这个提法不妥,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不断深入的过程。认识过程本身也是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的过程,认识自身的肯定否定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既然从发展变化的角度而言,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属于开放的系统,而认识本身又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何以说是一个封闭的圆圈?黑格尔是否这样说的,我不很清楚。但黑格尔如果真这样说,那是以他的绝对观念为依据的,绝对观念的自身的运动,最终又回到他自己,大概圆圈就是指的这个意思吧。我也没有搞清作者这样说的具体依据,不知作者能否解释一下。

作者:虹
日期:2003-11-21 18:44

列宁在读了黑格尔的“逻辑学”之后,曾经展望一种 新哲学的出现,这种哲学把辩证法完全融入到认识论 中。在列宁的头脑中,高级的辩证法就是正确的认识 论。他的这个展望是非常天才的。
毛泽东的认识论有很浓重的经验主义成份。他的认识 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性到感性,实际上是从马克思 的哲学认识上后退了一步。人的知识实际上不是相对 独立与社会现实的精神创造,它是社会现实本身。换 句话说,知识是体现在客观物质世界中的人的活动。
我们所有的抽象概念,不论如何抽象,都最终会在社 会中存在该概念的化身,否则,这个概念就不可能出 现。从这个基点出发,个人的认识其实是先验的,没 有抽象的概念,个人的感觉什么都认识不到。
我们举个具体的例子。一个人对“椅子”的认识。他 的感官会同具体的椅子发生关系,他会觉察到椅子的 光泽、硬度、边缘等等。但他不可能描述光泽、硬度, 他也不能区分椅子同其他物体的边界。这些需要概念。
假设,他有一种特异功能,能像电脑一般抽象出一些 共同的性质(这当然是不可能的,电脑的算法也是人 赋予的),他能认识到椅子的本质吗?还是不能。他即 使观察了成千上万把椅子,还只能总结出,椅子有一个 平面,有的有扶手(当然还不是概念性的描述)等等,可 是总会有特例。所有的这些感官所能觉察到的物理性质 都是偶然的伴随具体椅子的特性,而不是椅子的本质。 椅子的本质是要到人的历史活动中去寻找的。椅子是 人的目的性活动的产物,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用于 坐的工具。人的社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这个目的性,才 是椅子的本质,也是我们用来判断椅子的根本标准。在 对椅子的认识中,个人的感性经验是绝对上升不到理性 认识的。个人必须学习历史积累下来的知识,才可能达 到正确的认识。如果在未来,人们不在需要满足坐的需 求(仅仅是一种假设),人们就不再造椅子了,而会用其 他工具取代旧的椅子。椅子这个概念也就被扬弃,或者 被用来指称其他工具了。这就是知识的发展过程。知识 的积累、发展是社会过程,而且是一个不合乎形式逻辑, 而要用辩证法来描述的过程,这就是黑格尔的贡献。对 于个人的认识而言,对历史知识继承的重要性至少要和 个人实践等同起来。当然,如果人们仅仅满足于做好本 职工作,适应社会,不学习历史知识一样可能活得很自 在。在中国不是有很多款爷都很滋润吗?
“资本”这个概念一样,不可能从各种资本的形态中总 结出来。你去观察土地、工厂、机床、矿山、车辆、纸 币、股票,你能说说什么是资本吗?马克思的认识方法 是正确的。资本的本质要到人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通 过占有生产资料占有剩余劳动,并在交换和再生产中获 得原有关系的发展、壮大,这中生产关系就是资本的本 质。但是,要注意,任何概念都要有社会现实的化身, 资本也不例外。正种生产关系就会物化在生产资料和货 币上。所以,在资本主义统治的世界中,尽管有些生产 资料只具有半资本主义的性质(必如在毛时代的中国,这 点可以商榷),但却是完全可能演化为资本的。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