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形成抗日游击战争理论

  1938年5月,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发表,这篇文章实际上是前一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游击战争问题认识的总结和升华。毛泽东集中全党的智慧,更全面更深刻地阐述了抗日游击战争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批驳了轻视和反对游击战争的错误思想,回击了国民党对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的诬蔑,把全党全军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抗日游击战争理论的全面形成。

   毛泽东以伟大战略家的眼光,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揭示了抗日游击战争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处在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被另一个小而强的国家--日本帝国主义所攻击,这是我们提出和思考问题的基本依据。上述情况导致了两种现象的发生,一是敌人占地甚广,二是战争的长期性。敌人占地甚广,但兵力不足,在其占领区留下了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由于中国处在进步时代,有共产党领导的坚强的军队和广大的日益觉醒了的人民群众,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不是小规模的,而是大规模的。这种大规模的、在外线单独进行的游击战争,客观上就存在着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等一全套的高层次战争指导问题。战争的长期性及残酷性,又进一步提出了根据地的问题、向运动战发展的问题等等。"于是中国抗日的游击战争,就从战术范围跑了出来向战略敲门,要求把游击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05页)后来,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中又进一步明确指出,游击战争虽说在战争全体上居于辅助地位,但实际却占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没有游击战争,忽视游击队和游击军的建设,忽视游击战的研究和指导,也将不能战胜日本。"(《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52页)游击战争非中国共产党人首创,但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游击战争提到战略地位来认识、去组织,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把游击战争提到战略地位,使人们对游击战争所蕴含的伟大力量及其所具有的重要历史作用有了充分的认识,游击战争的理论和实践也由此获得了长足发展,不仅在中国革命史上,而且在世界战争史上演出了空前伟大的一幕。

   关于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指导,毛泽东首先指出;"一切军事行动的指导原则,都根据于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尽可能地保存自己的力量,消灭敌人的力量。""一切技术的、战术的、战役的、战略的原则,都是执行这个基本原则时的条件。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原则,是一切军事原则的根据。"从这一原则出发,毛泽东提出并详细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的六个具体战略问题:

   (一)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和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在战略的防御战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进攻战,在战略的持久战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在战略的内线作战中采取战役和战斗的外线作战。这是整个抗日战争应该采取的战略方针,正规战争如此,游击战争也是如此。

   执行这一方针,游击队的作战,要求集中可能多的兵力,采取秘密和神速的行动,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很快地解决战斗;而要力戒消极防御、拖延和临战分散兵力。要利用敌人的弱点,争取战争的主动权;要善于运用分散、集中和变换位置三种方法,灵活地使用兵力;要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制订尽可能严密的计划。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和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这是游击战争战略原则的最中心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游击战争的胜利就有了军事指导上的重要保证。

   游击战争不排除战略乃至战术上的防御,但其基本方针必须是进攻的,而且这种进攻必须是奇袭。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所包含的一切要求。都环绕于战役和战斗的进攻。主动地位只有在进攻胜利之后才能最后地取得;灵活地使用兵力,环绕于为着进攻战这个中心;计划性的必要,主要地也是为了进攻的胜利。战术上的防御手段,离开直接或间接协助进攻,则毫无意义。速决是说的进攻的时间,外线是说的进攻的范围。

   (二〕和正规战争相配合。游击战争和正规战争的配合有三种形式:战略的、战役的和战斗的。

   整个游击战争,在敌人后方所起的削弱敌人、箝制敌人、妨碍敌人运输的作用,以及给予全国正规军和全国人民精神上的鼓舞等等,都是战略上配合了正规战争。游击战争在战略十的伟大的配合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战役的配合是指处于敌后的或临时派出的游击兵团,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向着敌人最感危害之点和薄弱之点积极行动,达到削弱、箝制、妨碍敌人运输和精神上振奋内线上各个战役作战军之目的,尽其战役配合的责任。

   战斗的配合指靠近正规军的游击队,或从正规军派出的游击队,依照正规军首长的指示,担负箝制部分敌人、妨碍敌之运输、侦察敌情、充当向导等。

   (三)建立根据地、敌后游击战争的特点是无后方作战,抗日战争的长期性、残酷性,决定了处于敌后的游击战争,必须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没有根据地,游击战争就不能够长期地生存和发展。毛泽东还具体论述了抗日游击战争根据地的类型。建立根据地的基本条件,以及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方针。

   (四)游击战争的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处在敌后的各个抗日根据地是一个个独立的战略单位,在全国的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中,每一块根据地及其周围也有小规模的战略防御和战略进攻。前者是敌取攻势我取守势时的现象,后者是敌取守势我取攻势时的现象。

   当敌人兵分数路围攻我根据地时,我军应以次要兵力箝制敌之数路,而以主要兵力对付敌之一路,采取战役和战斗的袭击战法,于敌行动中打击之。一路打破之后,又转移兵力去打破敌之另一路,这样各个地击破敌之围攻。一般情况下,我军主力实行内线作战。在兵力优裕时,使用次要兵力于外线,破坏敌人的交通,箝制敌人的增援部队,配合内线歼敌。如果敌人在根据地久踞不去,我则以一部留在根据地内围困该敌,主力采取"围魏救赵"战法,进攻敌人后方。

   在已将敌之进攻打破,敌之新的进攻尚未到来之时,是故取战略守势我取战略攻势的时候。这时,我军应有计划地在一定地区内消灭和驱逐为游击队力能胜任的小敌和汉奸武装,攻击那些敌力薄弱的城市和交通线,以扩大我之占领地区,有效地发展自己的军事的和民众的力量,缩小敌人的力量,并准备敌人再度向我进攻时又能有计划地和有力地打破之。在实行战略进攻时,要密切注意敌人的动向,及时做好应付敌人进攻的准备,以便一遇进攻,就能适当地结束我之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再从战略防御中粉碎敌人的进攻。

   (五)向运动战发展。抗日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决定了游击战向运动战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游击战不能最后解决战争的命运,只有向运动战发展,大量歼灭敌人,才能最后战胜敌人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能够使游击队受到必要的锻炼,逐渐地变成正规部队,其作战方式也将逐渐地正规化,游击战即变成运动战。

   向运动战发展,就是由执行游击战的游击部队化为执行运动战的正规部队。实现这种转化,须具备数量扩大与质量提高两个条件。前者除直接动员人民加入部队外,可采取集中小部队的办法。后者则依靠战争中的锻炼和提高武器的质量。

   (六〕指挥关系。游击战争的指挥方法 ,须适应游击部队是低级的武装组织和分散行动的特性。其指挥原则,一方面叵对绝对的集中主义,同时又在对绝对的分散主义,应该是战略的集中指挥和战役战斗的分散指挥相结合。

   战略的集中指挥,指国家对于整个游击战争的部署,各战区内游击战争和正规战争的配合行动,以及每个游击区或根据地内对于全区抗日武装的统一领导。在这些方面应尽可能地求得协调、统一和集中。

   战役战斗的分散指挥,指战役战斗的具体组织与实施等由各级随时随地按照具体情况去做。

   上述一系列光辉文献,特别是毛泽东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一略问题》一文。充分肯定了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地位与作用,科学回答了如何在广大敌后发动游击战争等重大问题,对于统一和提高全党全军的认识,推动抗日游击战争的广泛发展,以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起了重要指导作用。 9

转自《解放军报》网络版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