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解放台湾的战略思想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曾将解放台湾作为完成全国解放战争的最后任务,并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当台湾战役正在筹划之际,1950年6月下旬,美国借口朝鲜爆发内战,悍然派出舰队进入台湾海峡,随即又以航空队进驻岛内,以武力保护了垂危的国民党残余力量,造成了两岸长期分裂的局面。虽然美国一直以强大的海空军力量阻挠了我军渡海攻台,中共中央、毛泽东仍以政治、军事、外交等多种方式在东南沿海同美蒋开展了长期的斗争。这一斗争既是国内战争的延续,又主要体现了反对外国势力侵占我国领土的原则,成为冷战时期国际斗争舞台上的重要一幕。在这一错综复杂的斗争中,毛泽东一直亲自掌握政策,根据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方针,灵活运用各种策略,在其军事思想中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

   自1950年夏天朝鲜战争爆发并日益扩大后,中共中央、毛泽东即决定将军事斗争的战略重点转向东北边境和朝鲜,我军在东南沿海基本转入战略守势。对台湾国民党军在美国的支持下的袭扰进攻,则采取积极防御的战法予以了坚决的反击。1950年秋季志愿军出国参战后,毛泽东要求华东军区限六个月内剿灭一切土匪,强调:"只要福建的土匪消灭,土改完成,即令蒋介石进犯,也是容易对付的。""华东一切工作要以美国和蒋介石登陆进犯为假想的基础去作布置。"在沿海设防问题上,毛泽东要求重点守备厦门、汕头等要点,而对漫长的海岸线则不能处处分兵把口,而要采取机动防御,如敌大股来犯就诱其深入再予以歼灭。对国民党军所占的沿海岛屿,一般不采取进攻。

   1954年4月至7月,中国参加了讨论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达成了停战,新中国在外交上获得了一次重大胜利。日内瓦会议刚刚结束,毛泽东又致电周恩来指出,我们在朝鲜停战后没有及时提出"解放台湾"的任务是不妥的,现在若还不进行此项工作,我们将犯严重的政治错误。毛泽东这时要求突出解放台湾的任务,是根据国内外战略形势所做出的战略决策。当时朝鲜南北分裂已成定局,印度支那停战的结局又是越南采取南北划界分区而治,美国又企图把台湾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固定化。这时突出"解放台湾"的要求,正是要从政治上打破美国分裂中国的阴谋。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1954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我军的战略重点又转向台湾海峡。从1954年8月起,我军在浙江东南部沿海向国民党军守岛部队发起了海空攻击,9月间又两次炮击了金门。在此形势下,美国统治集团达成了与蒋介石签订《共同防御条约》的一致意见,改变了过去虽出兵台湾却不肯以条约形式保护国民党当局的态度。12月间美台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美国第七舰队主力同时也向浙东外海集结,对我军实施武力威胁。在此形势下,中央军委决定采取不示弱的态度,于1955年1月进行了首次陆海空军协同作战,攻克了一江山岛,不仅显示了力量和决心,也获得了三军协同登陆作战的重要经验。

   面对美国武力威胁和政治引诱的两手,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领导人采取了既慎重、又不示弱的态度。在政治上,中国政府坚持反对外国干涉中国内政的原则立场,拒绝联合国插手,绝不接受所谓"停火"安排。但是在军事斗争中,中央军委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我军严格遵守"不主动惹事"的规定,不在海上主动攻击美机美舰,又绝不示弱,对侵入中国大陆上空的美机坚决予以打击。攻占一江山岛后,中央军委又指示,进攻大陈计划暂缓实施。但是为了向美蒋示威,中央军委命令空军继续猛烈轰炸大陈岛。面对这种形势,美国当局既不愿意直接参与中国内战,又不想丢弃浙东的国民党军,于是通过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表示,希望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军撤退时不要加以攻击。

   接到苏联方面转达的信息后,毛泽东从避免中美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角度考虑,于2月2日专门下达指示:蒋军从大陈岛撤退时,我军不要向港口及靠近港口一带射击,让敌人安全撤走。从2月8日起至12日,美国海军的大量舰只驶到大阵列岛,并以飞机在大阵岛上空护航,运载守岛的国民党军并裹胁岛上居民撤往台湾。当国民党军从大陈、披山、北麂山、南麂山撤退后,人民解放军才进驻了这些岛屿,从而完全解放了浙东岛屿。这一作战的胜利,改变了台湾海峡的斗争形势,使国民党军在大陆沿海只剩下金门、马祖两个大岛。浙东沿海的作战,是在美国军队介入的直接威胁下进行的。中共中央、毛泽东在指导作战中,既敢于斗争,同时又掌握"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确保了在不扩大战争的情况下顺利达到了预定的战略目的。

   解放浙东诸岛后,考虑到新中国进行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以及国际形势以及台湾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毛泽东决定适时地采取缓和紧张局势的措施。

   在东南沿海经过3年多的相对平静后,毛泽东从战略全局考虑,于1958年夏秋季又亲自指挥了炮击金门。我军于这一年8月23日突然猛烈炮击金门,随后又对其进行了封锁,使得美国海军主力移向台湾海峡,双方都以"战争边缘政策"相对,成为冷战时期两大阵营对峙时的一场规模有限却又影响重大的军事冲突。对于中共中央、毛泽东来说,此次炮击金门战斗主要不是一场军事仗,更重要的是一场政治战、外交仗和宣传仗。毛泽东决定炮击金门,主要目的并不是要占领金门,也不是单纯要消灭多少敌人,其目的在于牵制美国的军事力量,惩罚台湾当局,并摸清美国对华战略的底盘,同时还有鼓舞国内"大跃进"的用意。采取有限的军事行动,也有以军事打击维护我国领海权益和沿海地区安宁的目的。不过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美国和台湾当局对这一战略意图是不清楚的,都在猜谜,而毛泽东则成为这场戏剧式的战争的总导演。在炮击和封锁期间,中国共产党、国民党和美国三方围绕着金门岛进行了激烈而又微妙的斗争,使得这场战斗一时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罕见的奇特斗争。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指导东南沿海的军事斗争时,根据形势的变化确定了一系列战略方针,都围绕着一个根本的目标,即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在50年代前期,中共中央、毛泽东主要准备从军事上解决这一问题;到了50年代后期,则主要准备从政治上解决这一问题,采取军事行动的目的也是为了促进和平统一祖国。毛泽东在指导东南沿海斗争时,采取了政治、军事、外交、宣传等多方面的斗争形式,斗争策略也时有变化,但是其根本目标却是不变的,即驱逐美国的军事力量出中国领土,促进祖国早日实现统一。在中美两国实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毛泽东既坚持政治原则进行持续的斗争,同时又从实际出发采取非常谨慎的军事行动。毛泽东当时就指出:现在我们手中只有手榴弹,没有原子弹,打金、马蒋军好办,但跟手里有原子弹的美国人打仗,就不是好办法。在东南沿海的军事斗争中,中共中央、毛泽东既以武力显示了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又始终避免中美两国开战。这种一切从实际出发,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出高超的斗争指导艺术,在有利的情况下使台湾海峡的战事达成了事实上的平息。当时进行的这一斗争,对于后来发展两岸关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并极大地丰富了军事斗争中的策略思想。

转自《解放军报》网络版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