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广泛游击

  "有什么枪,打什么仗,对什么敌人打什么仗,在什么时间地点打什么时间地点的仗。"朱德同志的话很确切地体现了毛泽东的用兵原则。

  许多侵华日军士兵提起华北游击战就头痛。侵华期间,一些日军士兵在其家信中这样描述:"此处差不多就是山岳地带,道路也全是石头,相当受苦,并且当地抗日思想特别激烈,每日都受敌袭"。"向水泄不通的敌阵冲锋前进,整天和饥渴苦斗,要碰到中国特有的游击战,那就是前进五里又倒退五里的战斗,真是说不尽的劳苦!""他们利用天险施行游击战,实在难战之极,同时又长于宣传,甚至村民也反对我们,所以在这里非时刻留神不可。"这些哀叹反映了华北游击战的威力。

  抗日战争开始时,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只有5万多人,却担负着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艰巨任务。1937年9月12日,毛泽东代表中央电示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彭德怀,阐明了对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一)中国共产党有依照情况使用兵力的自由;(二)红军有发动群众创造根据地组织义勇军之自由,地方政权与邻近友军不得干涉;(三)红军有执行国民政府战略计划之一切自由;(四)红军坚持依傍山地与不打硬仗的原则。

  国民党当局曾居心叵测地要求八路军各部队集中起来打正规战,以图日寇与八路军两败俱伤。毛泽东在反复研究日寇重兵进攻华北的形势后,对敌情作了科学的判断。1937年9月17日,他致电八路军总部和各师的主要负责人,明确指出:"红军此时是支队性质,不起决战的决定作用。但如部署得当,能起在华北(主要在山西)支持游击战争的决定作用。""过去决定红军全部在恒山山脉创造济南根据地时如依原计划执行,将全部处于敌之战略大迂回中,即使第二步撤回太行山脉,亦在其大迂回中(设想敌占太原之情况下),将完全陷入被动地位。"9月21日,针对一些同志轻敌,主张八路军要集中兵力打大仗、硬仗、打运动战的想法,毛泽东又代表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发出了《关于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原则》的指示,强调指出:"今日红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决定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在这种拿手戏中一定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不是运动战)。要实行这样的方针,就要战略上有有力部队处于敌之翼侧,就要以创造根据地发动群众为主,就要分散兵力,而不是以集中打仗为主。"以后他又指出:"整个华北工作,应以游击战争为唯一方向。一切工作,例如兵运、统一战线等等,应环绕于游击战争。华北正规战如失败,我们不负责任;但游击战争如失败,我们须负严重的责任。""要告诉全党,今后没有别的工作,唯一的就是游击战争(要发动党内党外)。"在华北局势危急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方针是"争取群众,组织群众的游击队"。上海、太原失陷后,毛泽东进一步指出:"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已经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进入主要地位","共产党和八路军决心坚持华北的游击战争,用以捍卫全国,钳制日寇向中原和西北的进攻。"

  这样,毛泽东较早地预见到国民党华北战场即将溃败,因此他先人一步,在敌占太原以前,就设游击战争问题,并果断地改变原来的战略部署,没有按照国民党的安排进驻晋东北恒山山脉地区,而将八路军三个师分散配置:一二○师转至晋西北管涔山等地区活动;一二九师适时进至吕梁山脉地区活动;一一五师进入恒山山脉南段活动,并准备依情况逐渐南移,展开于晋东南之太行、太岳两山脉中。这样的部署,使我军在敌之侧翼较易取得战略上的主动,既能钳制敌人南下,又使我军能即时转移,为我军"真正进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创造了条件。到1938年底,八路军、新成立的新四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分散了开来,抗日烽火燃遍了华北、华中及华南敌后,建立了许多抗日民主根据地,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这些抗日根据地主要有晋察冀抗日民主根据地、晋西北和大青山革命根据地、晋冀豫抗日根据地、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山东抗日根据地、华中抗日根据地等,并在这些根据地内广泛开展了抗日游击战争。

  在实践中,毛泽东认为"游击战争取得最大胜利的时机,还以袭击正在行动中的敌人为多"。这就要求指挥员充分利用自己全部的有利条件和敌方的不利因素。抗战初期八路军一二九师的神头岭战役即是这种游击战的范例。

  1938年初,侵华日军集结3万余人向晋南、晋西疯狂进犯,担任正面防御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一二九师奉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集中主力到晋东南的武乡、襄垣地区,执行钳制日军进攻黄河防线和破坏日军后方交通线的任务。一二九师刘伯承师长针对日军在晋东南的点、线式布阵形势,决定采用围点打援的方法来消耗敌人。当时邯郸至长治一线是日军主要的交通线之一,它从邯郸经武安、涉县、黎城、潞城至长治,横跨太行山脉,线上各点都有日本侵华军盘踞,经常有车队来往。经过侦察和研究,大家决定围攻黎城,诱潞城之敌出援而于中途歼灭之。

  潞城驻有日军一○八团和十六师团的一部,约几千人,我如打潞城之敌恐难迅速奏效。而属敌人重要兵站基地的黎城却只驻有日军1000余人,我如围攻这一目标,既可少用兵力,又必引起敌人的惊恐,引潞城之敌出城支援。3月,当一二九师一部兵力突然向黎城发起攻击时,潞城敌军果然立即出动步骑兵1500余人前来援救。但伏击地点选择在什么地方呢?从地图上看,应选在神头岭,那里有一条深沟,公路正从沟底通过,两旁山势陡峭,既便于隐蔽部队,也便于出击,确是个设伏的好地方。但当刘师长组织指挥员战前实地勘察的时候,却发现实际地形和地图上标示的相差很远。原来这条车路根本就不在沟度,而是在高高的岭上通过,而光秃秃的山梁只有一二百米宽,路的两旁地形也只略高一些和留有一些旧工事,但它们都靠车路很近,最近处只有二三十米。看到这种情况,一些同志泄气了,认为神头岭山梁狭窄崎岖,不便于部队展开,在此打伏击凶多吉少,主张另选伏击阵地。但刘师长认为,"兵者诡道,去留不定,见机而作,不得遵常",这里地形固然于我不利,但这也是麻痹敌人的一个机会,如我偏偏一反常规,可能会收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另外,神头岭公路附近的那些陈旧工事,最远的不过百来米,最近的只有20米,敌人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对此早已司空见惯,只要部队隐蔽好,敌人发觉的可能性极小。再有,虽然该地地形狭窄,兵力确实难以展开,但我们难,敌人更难。因为敌人的技术兵种在此难有作为,骑兵也不能活动自如。战争双方战场选择的利弊,不能只看一方,而要从双方利弊的对比中权衡。如此地是开阔地带,我军有了展开的余地,但敌军同样也可展开。于是,刘师长果然决定不改变原先计划,部队就在此设伏。

  部队在严密封锁了消息以后,埋伏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早上8时许,敌人先是三辆探路的汽车隆隆开过,然后大队人马进入了我军的埋伏圈。日军怎么也想不到竟在这里遭到伏击。在我军猛袭之下,日军措手不及。激烈的战斗从早上8时一直持续到午后4时,我歼灭日军1500多人,俘虏80余人,取得了神头岭战斗的重大胜利。骄狂一时的日军受此打击,沮丧不堪,称这次战斗是共产党军队运用的"一流的游击战术"。

  在毛泽东游击战思想指导下,根据地人民还创造了其他多种战法来歼灭或消耗敌人,使日军在中国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麻雀战、破击战、地雷战、推磨战、车轮战、地道站、黄蜂战等都在抗日战争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其中尤以地雷战和地道战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毛泽东因地制宜、出奇制胜的策略。

  毛泽东讲:"民兵的重要战斗方法是地雷爆炸,地雷运动应使之普及于一切乡村中。普遍制造各式地雷,并训练爆炸技术,成为十分必要。"1942年5月24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保卫冀中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社论,号召所有男女老幼,用洋枪、土炮、手榴弹保卫自己的土地房屋,把每一个洼地、坟地、房屋、树林都变为狙击敌人的阵地。应该"主动袭敌",使其坐不安席、食不甘味、寝不安枕,要用"麻雀战疲劳敌人,扰敌敌人,用地雷战使敌人寸步不敢移动"。这样,华北根据地各边区都开办民兵爆炸训练班,聂荣臻还亲自讲过地雷战术课。于是就有了1943年阜平城民兵地雷战的佳话。

  阜平是北岳区的中心、边区首府,是1943年日寇"扫荡"的重要目标。一路奔袭而来的日军到处遇到了地雷的嘲弄。走大道,大道炸;走小道,小道也炸。庄稼地、渠道、沙滩等无处不炸。他们足足费了半个月,才到了阜平城下。此时城里的百姓已安全转移至山里,城里只留下民兵和早已布好的地雷阵。日军一到城门口,迎面遇着一个草人,手举一幅标语,上面写着"城里地雷五百三,看你小子哪里钻",一路上被地雷炸得心惊胆战的日军怕那草人的诱饵,于是绕过它入城,哪知地雷爆炸声就此此起彼伏:走路,脚下的地雷炸;挖窖寻人,窖口的地雷炸;推门,门框上的吊雷炸;抓鸡,鸡窝里的地雷炸。还有的鬼子到菜地里伸手拔萝卜,萝卜下的地雷也爆炸。结果,日军在阜平城一夜也没敢住,当天下午就撤出了城。

  针对敌人这次扫荡长期性的特点,民兵不满足于埋一顿、炸一阵,又提出"敌人到哪里,地雷响到哪里"的战斗口号。他们把游击组和爆炸组结合起来,互相配合,用步枪和地雷协同杀伤敌人,于是又有许多枪雷结合的战术创造出来,如"引诱爆炸"、"驻地封锁"、"迎头爆炸"、"尾追爆炸"等。在埋雷技术上也日益改进,创造出"连环套"、"迷魂阵"、"梅花群"、"空中跳"、"仙人脱衣"、"金蝉脱壳"等,敌人对此毫无办法。

  就这样,地雷战有力配合了外线出击的主力部队,在粉碎日寇所谓的"毁灭大扫荡"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战后缴获的敌独立第三旅团第六大队代理大队长菊池重雄的日记中记道:"地雷战使我将官精神上受到威胁,使士兵成为残废。尤其是要搬运伤员,如果有5人受伤,那么就有60个士兵失去战斗力。""地雷效力很大,当遇到爆炸时,多数要折骨大量流血,大半要炸死。"敌之恐惧可见一斑。

  当地雷战相得益彰的是根据地军民创造的地道战。此战法创造于日军"五一扫荡"以前。当时根据地领导普遍号召改造村落、修建地道,准备长期抗战,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群众性运动。但不待这项工作全部完成,日寇的"五一扫荡"便突然开始了。于是,地道斗争更有计划、有领导地普遍和秘密地开展起来,在根据地形成了比较复杂和完善的地道网络。

  晋察冀边区的地道一般高1-1.5米,宽1米左右(按土质而定),有的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大地下室,室顶用木料支撑,较为牢固,并留有气孔便于与地面空气流通,在地下室周围又挖有许多小窖洞,有的住人,有的贮藏物品,有的作厕所。大的地道可容百多人,内备有开水、干粮、被褥、灯火,即使住上几天亦可。有些地道规模较小,仅容纳三五人,但亦有简易设备,这种地道不易被发现。还有些地产设有多处岔道和卡口,岔道分死道和通道,死道设有地雷,敌人如进入则必死无疑。通道内设有许多卡口,卡口处窄小的地方只能容一人匍匐前进通过。道口有土堆和木板,敌若放水或施毒气,可以迅速地把卡口堵住,以保洞内无虞。还有的地产挖成上下层或平行道,并设有翻口,可上下、前后翻动,翻口处设有坚固的木盖、石盖或铁盖,以便随时封闭,人们称此种地道为"天外天"、"楼上楼"。

  地道的出入口一般极其隐蔽,敌不易发现。道口有的设在炕中,有的设在磨台和锅台下,也有的设在牲口糟里和门后。有的地区还创制自动口,人进入地道后,道口会自行复原。有的地道口是一处陷阱,内插竹刀或埋上地雷,道口用木板盖好并进行伪装,敌人如踏上去就会落坑送命。更多的地道为便于更好地保护自己,设有消灭敌人的战斗装置。有的在离出口不远处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可以武装警戒。有的地道通往野外,充分利用坟丘、道沟、乱草冈等构筑射击孔、瞭望孔、突围口。村内的地道也可通向高房、暗堡,设有射击孔、瞭望孔、拉雷。这样,村内村外的阵地便联成一片,形成内外联防,可以互相配合打击敌人。

  这种地道在根据地反"扫荡"战斗中起了重大的作用,敌人来了,村民就坚壁在地道里,敌人走后即可出来照常生活、劳动。在环境极为恶劣的日子里,坚持战斗的各极干部,在一些村庄里都有自己固定的地道堡垒户。我们的一些小型兵工厂、报社、印刷厂、医疗机构、通讯机要部门也都可根据情况需要,转移入地道继续工作。敌人的反复"扫荡"和破坏,使根据地的地道网络越来越完善。有些地方几乎户户相通、村村相连,既能隐蔽,又能作战。广大的民兵组织常以地道为依托,与敌周旋,从村内打到村外,从地面打到地下,使人生地不熟的敌人道尾难顾,手足无措。后来敌人煞费苦心地破坏地道,最初敌人好不容易发现几个地道口后,便下去破坏,结果一去不回。后来日军一发现地道口便让伪军先下去,但伪军下去后,也是有去无回。最后日伪军就用水攻、火攻、毒攻,但也无济于事。冀中平原地道斗争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成为平原游击战的重要形式。

  因地制宜地开展游击战争,使根据地军民在艰难的环境中保留了革命力量,保卫了群众利益,完成了保卫根据地、保卫家乡、保卫革命政权的任务,鼓舞了根据地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同时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杀伤,使敌人对毛泽东的游击战闻之悚然。(谢伟民)

转自《解放军报》网络版

返回目录